近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三支暑期实践队到沙县区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队聚焦沙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创新路径,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市井街巷,沉浸式感悟“强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生态富民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在明期间,实践队前往中共三明市委党校研学,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了解沙县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加深队员对守护沙溪河生态价值、推动绿色发展的认知。在富口镇沙溪姜后村旁,实践队实地考察“渔光互补”项目。实践队还走进沙县小吃科技馆,队员们了解沙县小吃品种和制作流程,并将生态理念融入设计实践,为当地创作了融合小吃文化与青山元素的特色标识,助力传统产业向绿色、高效、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来到醉有才沙县小吃大食堂古街店,实践队深入街巷采访小吃摊主,亲身体验柳叶饺、扁肉、拌面等传统小吃的制作过程,在烟火气中倾听产业富民的故事。在沙县小吃民俗风情馆,队员们通过互动体验,深刻理解了以小吃产业作为纽带,贯通三产、链接城乡的活力。在“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队员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到了跨村联建,小吃产业、文旅康养、创新经济多点融合的发展格局。
来源:三明日报(陈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