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沥沥的雨丝织满了七月的建宁山乡,却丝毫浇不灭文艺志愿者与村民们的热忱。7月12日,三明市“远山三人行”志愿服务队冒雨走进建宁县客坊乡中畲村、水尾村,让雨中的乡村洋溢着别样的温情。
此次活动地点选在地处闽赣两省三县交界的革命老区基点村——水尾村、中畲村。水尾村是“中央红军村”和省级传统村落,中畲村平均海拔约850米,是三明市最偏远的高山村之一,中畲半年节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现场,文艺志愿者为村民们送上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节目,非遗戏曲、红色故事宣讲、歌曲演唱、乐器演奏、舞蹈表演等轮番上阵。黄埠木偶戏的老艺人指尖翻飞,木偶在台上活灵活现,引得孩子们欢呼雀跃;《红色电波谍报战的开局之战》,生动还原了革命先辈在无线电战场上的峥嵘岁月,让听众在热泪中感悟红色精神的传承;笛子独奏《快马扬鞭运粮忙》的欢快旋律里,村民们跟着节奏轻轻点头……
“谢谢你们大老远来表演,节目很精彩!”中畲村村民庄秀香笑着鼓掌欢呼。台下,不少村民像她一样绽放笑颜,艺术的魅力在田间地头悄然绽放。市舞蹈家协会的文艺志愿者陈思颖表示:“看到村民脸上的笑容,感到踏实又温暖。”
当日,中畲村正沉浸在“过半年”的喜庆中,家家户户扎起门彩、贴上红联,打糍粑的木槌声咚咚作响,炊烟里飘着节庆的香气。文艺志愿者们为这个独特节日添上了一抹清新的文化亮色:挥毫泼墨书写祝福对联,为老人拍下一张张照片,赠送的本地书籍在孩子们手中传阅,现场绘制的扇面深受村民喜爱……
温暖不止于舞台。志愿者们专程来到92岁复员军人谢宏雀、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谢付仕家中,送上精心准备的小节目。一曲红歌、一段笛声,伴着贴心的问候,让老人们眼角泛起泪光。亭子里、屋檐下,医疗、科协、计生协会等志愿者忙着为村民量血压、测血糖,细致讲解中风预防和生产生活科学知识,以“文化、文艺、文明”融合为媒,把关怀送到了乡亲们的心坎上。
这场风雨中的相聚,背后是多方力量的协同。此次“远山三人行”活动由市委文明办、市文联、市融媒体中心、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建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文联、县文旅局等多部门和乡镇联合开展,旨在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
雨还在下,却挡不住歌声与笑声在山谷间回荡。这场雨中的相聚,让“远山三人行”的意义愈发鲜明:文艺的温度,从不怕风雨阻隔;民心的相连,恰在这样的守望相助中愈发紧密。
来源: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楚玉 周志鸿 建宁记者站 宁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