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市城管局牵头市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邀请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社区和物业企业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等共40余人组成体验队伍,深入三元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厨余垃圾处置厂、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和中梁国府小区,组织开展“践行新时尚 分类志愿行”垃圾分类体验日活动。
市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垃圾分类体验日活动,大家亲身体验生活垃圾分类全流程,提高了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营造了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
推进垃圾分类,共享绿色生活。我市出台了《三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持续聚焦垃圾分类前、中、后端。在前端分类设施建设上,市区建成垃圾分类亭(屋)675座,基本满足每300—500户设置1座生活垃圾分类亭(屋)的要求,全市共建成7座综合性垃圾分类宣教中心、2座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在中端设施配置上,建立健全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相衔接的运输体系,按照“四分类”要求,执行专车专运“桶车一色”。
在终端处理设施上,我市建成市区餐厨垃圾处置厂、大件垃圾处理厂、飞灰填埋场、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等,加快推动永安、宁化、尤溪垃圾焚烧项目建设。截至去年底,三明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均实现百分百,全市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2023年,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稳中有升,位列全国85个小城市中第9名,实现进档升级,在住建部评估中进入第二档成效较好城市。
来源:三明日报 (全媒体记者 徐尔文 通讯员 张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