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三明麒麟山公园游人如织,试运行的麒麟山公园焕然一新,蝶变归来。

麒麟山,原名牛垄山、牛笼山,海拔262米,原为草木稀疏的荒山,1962年绿化植树后才形成松杉映翠、满山秀色的景象。1980年,因山腰古坟发掘出“孔子戏麒麟”碑刻,改名麒麟山。1981年麒麟山公园对外开放,公园占地40公顷,依山就势修建明湖栈道、543级大台阶、麒麟阁、麒麟广场、园中园等景点。公园建成后,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的首选之地,极大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它见证着三明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三明人的美好记忆。随着岁月流逝,公园建设不完整、形象展示不显著、体验内容有缺失、品质细节不到位等问题逐渐凸显。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结合当下热潮文旅项目,今年2月,麒麟山公园整体提升改造工程启动。
项目由市城发集团负责建设,东南设计集团参与设计。根据市委、市政府“保留城市文化、唤醒城市记忆、注入城市活力”的总体要求,此次改造提升紧扣三明麒麟山公园的“生态城市客厅”这一总体定位,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引进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通过完善公园功能,提升细节品质,丰富游览内容,将麒麟山公园打造为集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文化展示、生态低碳、智慧创新于一体的新型城市中央公园,为广大市民带来全新游览体验。
9月底,第一阶段露营基地接待区、沉浸式体验区通过竣工验收,国庆开始开放试运行。公园内环山步道铺上了木栈道,沿路麒麟文化、三明城市记忆壁画充满“三明范”,车身绘着“小麒麟”的电动观光车、观光轨道车穿行林间,格外惬意,麒麟云台、假山水雾蒙蒙,如梦如幻;麒麟阁整饬一新,配套饮茶休憩点,乘电梯登阁,山城美景尽收眼底,夜景“灯光秀”变幻多姿。
麒麟山公园观光索道1983年1月建成,当年是全国旅游风景区中最早投入运行的吊椅式索道。如今改建成轨道车,更加安全便捷。
“轨道车一启用,我马上带着孩子来坐。”市民刘梅燕说,在全新升级的麒麟山公园她找到了儿时的记忆。
目前,灵境麒麟山、四灵剧场等后续工程正在完善。经过改造提升,麒麟山公园这个三明地标又成为市民心仪的打卡点。
来源:三明日报(记者 陈登达 通讯员 程望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