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的三明探索-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满意在三明
城乡融合发展的三明探索
[三明日报]         2025-07-09 10:43:00        字体显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全局高度,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

  三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7.3%,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目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逐步缩小,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引领夯实根基

  县域经济后劲十足

  盛夏时节,在大田县梅山镇沈口村的仿野生灵芝种植基地,一株株形态饱满、色泽温润的灵芝,在潮湿清凉的林间舒展着“身姿”,如同撑开了一把把的“小伞”。

  沈口村党支部书记陈长植介绍,这批灵芝在8月份采收,预计产出5000斤左右、收入超16万元。

  产业是城乡融合的 “发动机”。三明市坚持产业引领,明确发展格局,重点培育沙县小吃食品、永安林竹、建宁特色食品加工等 22 条特色产业链,成功推动其列入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白皮书。同时,健全产业链发展“6个1”工作机制,力促县域重点产业链向“新、优、特”发展。

  明溪县推动原料药的生产、高端制剂的研发与医药服务的一体化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获评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沙县区推动小吃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为当地农民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三元区打造“文旅融合·近郊休闲”示范线,串联万寿岩、小蕉陶文化等景点。通过资源整合、“跨村联建”,一批特色示范片区崛起,开启强村富民新篇章。

  空间优化互联互通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三元区中村乡南坑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微改造”整治项目点,智能一体化镭射预警系统已安装到位、新拓宽的道路平坦宽敞。

  “通过改造项目,道路更宽了,车辆交会更便捷,消除了安全隐患,极大方便了村民出行。”三元区中村乡南坑村党支部书记林爱珠说。近年来,三元区交运部门紧扣民生需求, 从“精”字入手扎实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通过推进农村公路“微改造”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的舒适性、安全性。

  我市大力建设城乡交通设施,已形成 “四纵三横三联” 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公路通车总里程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均居全省第三,累计创建 “四好农村路” 全国示范县 3 个、省级示范县 4 个,为城乡要素流动提供了便捷通道。

  我市坚持分级分类,不断优化城乡空间体系。在 “三沙永” 中心城市建设上,编制完成《三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规划》,建成三沙快速通道,有序推进三沙生态旅游大道,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提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积极争取各类资金 21.8 亿元,涵盖城市地下管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52 个项目;谋划实施 6 类 54 个市重点项目,计划投资 70.9 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 28.8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40.54%。

  改革创新破解难题

  治理质效不断提高

  在将乐县,人口在500人以下的村庄有87个,占全县建制村的64%,村庄“空心化”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的有效推进,村庄撤并成为必然趋势。

  今年6月,在将乐县安仁乡泽坊村、上际村村部,两村442名户代表进行投票,分别以高达97.88%、98.74%的同意率,表决通过了两村实施村庄撤并。

  今年,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城乡融合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将乐县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村庄撤并工作,推行“做大集镇村”“抱团式发展”“强化产业带”三种撤并模式,将乐县作为代表,在全省城乡融合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市生态环境局聚焦养殖污染问题,以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为工作抓手,立足地方实际,在明溪县胡坊镇创新开展乡镇eod模式试点,探索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与新型泡桐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盈利反哺生态环境治理,推动森林“四库”建设,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林产业发展共赢。

  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为城乡融合发展扫清障碍。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推动三明、龙岩两地居住证互通互认。在沙县区先后开展整村、整镇土地延包试点,推出直接延包、调离不调地、机动地补差等3种路径,4个试点村、1个试点镇已完成试点任务。

  服务提升机制完善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是城乡融合的重要体现。

  宁化县是三明的教育大县。宁化县现有总校13所、分校44所,“总校制”办学实现了从学前到高中各个学段的“全覆盖”。宁化县财政每年拨付“总校制”办学专项经费120万元,确保“总校制”办学的顺利开展。

  在“总校制”办学模式之下,宁化积极推动以优带新、以强带弱、以城带乡,不断提升城区新校、农村弱校的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

  三明市实施 “总校制” 办学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受益中小学生32万人、占比75%;推进 “县管校聘” 改革,2024年县域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2056人次、交流比例超10%。

  县域医共体,是三明破解基层医疗“断层”的关键密码。2017年底,全市各县(市、区)全部建成总医院,总医院以县医院为龙头,将县域内所有县、乡、村公立医疗机构整合为一体,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形成县、乡、村三级一体化卫生健康服务网络,通过设备共享池、人才下沉机制等方式,将资源精准输送至基层,架起连接“病有所医”与“病有良医”的桥梁。三明141 个乡镇(街道)均设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4 家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标率达 96.5%。

  此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三明优化“一市一县一中心”布局,建有社会福利中心,并分批建设乐龄学堂 153 个,受益老人 2.6 万人,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来源: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岩松)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