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盛夏 激活非遗-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满意在三明
乡约盛夏 激活非遗
[三明日报]         2024-07-18 11:12:00        字体显示:

  让非遗活起来,让文创美起来。7月6日至11日,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七彩假期·美育陪伴”实践队到将乐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用手中的画笔扮靓村容村貌,用专业所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为建设美丽乡村注入新活力。

墙绘装扮美丽乡村

  走进将乐县白莲镇,连绵起伏的群山环抱村庄。极目远眺,毛竹林、混交林、阔叶林,交织成一抹抹连绵起伏的绿,近处红瓦白墙在骄阳的照射下格外耀眼。

  为村庄增色是实践队此行的目的,一面面白墙成为了绝佳的调色板。为了让墙绘更加符合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审美需求,队员们与当地群众深入交流,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结合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制定墙绘创作方案。

  绿色生态是白莲镇的产业特色。去年8月,三明林业碳票在白莲镇实现全国首次跨界跨区域销售,成交12万元。白莲镇还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下辖的墈厚村作为我市“中央红军村”,现今留存着红军堡、铜铁岭战役战壕、铜铁岭战斗指挥部旧址(荣光公祠)等红色遗址。

  实践队将生态文明、红色文化、基层党建等元素融会贯通,经过多次论证、修改,为白莲镇量身定制了充满创意与特色的墙体设计图稿。

  7月初,三明学院团委与将乐团县委联合打造“青春萤火学堂”,在将乐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服务中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和志愿服务,助力三明市青少年教育和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有效提升。以此为契机,实践队邀请当地儿童,共同创作墙绘作品。

  调色、勾边、上色、调整……队员们手把手带着孩子以墙为布,以笔绘情,将白莲风景绘于墙上,用色彩缤纷的墙绘提升白莲的颜值。墙绘的过程也是一堂生动的美术课,帮助点亮孩子们的绘画梦,培养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艺术赋能乡村美育。

  “作为一名美术学专业的大学生,很开心能运用自己的艺术特长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实践队队员蓝钰表示,小朋友们绘画时露出的笑脸,激励着自己更加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成为一名美术教师,在乡村美育中展现青春担当。

  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墙绘不仅扮靓村居,更成为传播乡村文化的新窗口。实践队指导老师饶沁雨说,此次活动让久居课堂的大学生有机会走进乡村,用课堂所学描绘美丽乡村建设新画卷,推动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与乡风文明双提升,为乡村振兴增添内在动力。

艺术赋能非遗传承

  提起将乐红糖,肖六金这个名字在当地家喻户晓。他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将乐红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通过传承加上刻苦钻研,反复实践,掌握了完整的西湖古法红糖熬制技术。此法熬制出的红糖干燥度好、感官松软、入口即化。

  “我们这代人年纪大了,不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希望实践队可以帮我们一把。”肖六金说,如今科技创新发展日新月异,像将乐红糖这类脱胎于农耕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传承考验。

  作为非遗传承人,肖六金虽然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手握安身立命的手艺,但面对多元化的需求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他坦言,年轻人追求时尚,老年人讲究实用,农村人注重经济实惠,城市人要求方便快捷,对于红糖产业,急需打开年轻态的市场。

  在详细了解红糖的制作流程、功效、市场等内容后,实践队员重新设计将乐红糖产品包装,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血液。

  “我们得知非遗红糖包装需要贴合年轻群体购买需求,便开始着手设计。”实践队员刘祯介绍,他们将红糖与坚果、茶叶混合加工,得到新的红糖零食产品,并设计便于携带的独立包装,色彩上选用马卡龙配色,无需冲泡即时享受健康美味,十分契合当下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擂茶是将乐的传统名点,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被纳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擂茶便于携带和保存,将乐擂茶产品研发者林翔飞用奶茶杯的方式设计了冲泡型擂茶饮品,但眼下正面临包装单一的问题。

  实践队设计创作了擂茶ip形象、擂茶冲泡一体机、擂茶四季饮品、刺绣版擂茶定格动画等,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更多人科普将乐擂茶的传统制作技艺。

  对于将乐非遗的新发展,实践队提出“抱团取暖”式的发展新路径,整合和优化非遗形式,用擂茶 红糖、西山纸 龙池砚的组合模式,将擂茶与红糖口味混合、将西山纸与龙池砚组合包装,发展非遗新质生产力。

  目前,团队已发布将乐非遗实践相关推文21篇,设计南词服装2套、擂茶宣传动画1段,以及将乐擂茶、西山纸、红糖、南词等10套包装,并将非遗资料整理成册,为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贡献力量。

  来源: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丹宇  通讯员  肖琳珊  文/图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