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支队伍,引领一个群体。”一直以来,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沙县光明先锋)共产党员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服务队为民服务先锋作用,围绕“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主题,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打造服务队的闪亮名片。
打好“红色牌”,全心全意“为民”
“我的心愿是要一套百科全书、一个书包”“我的心愿是要一套运动服”……这些,都是20名夏茂二小学生一笔一画写下的“微心愿”。
作为沙县小吃发源地的夏茂镇,全镇4.8万人口中有近三分之二的村民外出经营。为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灯,党员服务队队员们收集了20位小朋友的“微心愿”,并组织服务队队员们对“微心愿”进行一对一认领。短短半小时,20份心愿就被大家认领完毕。
活动现场,队员们纷纷化身“圆梦大使”,将一份份精心准备的“微心愿礼包”送到孩子们手中,祝福他们好好学习、快乐成长。
除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用电安全问题也是服务队员们挂心已久的事。为保障留守老人用电安全稳定,党员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党员“亮灯”行动,为村内的五保户、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等群体提供故障排查及修复等无偿用电服务,撑起留守老人的用电“安全伞”。
一直以来,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沙县光明先锋)共产党员服务队,紧扣当前工作重点难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热点问题,做到“名片”打造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三正”主题“名片”践行的力度和为民办实事的温度。
打好“绿色牌”,乡村振兴“富民”
沙县板鸭是沙县的一道特色名品,历史悠久,口感独特,备受市民和游客的欢迎。
郑湖乡是沙县板鸭的发源地,尤以杜坑村最为出名。每年腊月,杜坑村家家户户忙着赶制板鸭。一只正宗的郑湖板鸭需要经过近20天的“三晒三烤”才算完成。“古法制作板鸭口感好,但是纯手工制作加工时间长、产量低,制作的板鸭供不应求。”这让杜坑村的板鸭大户胡绍椿很是烦恼。
转机来自电能替代的逐渐推广。为助力板鸭产业进一步做大,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沙县光明先锋)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上门,向村里生产板鸭的农户宣传、推广电能替代。
2012年,胡绍椿创办了垚香胡记板鸭厂,在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引进现代化设备,使用电烤进行辅助,产量大大提高。看到电气化加工的优势,越来越多从事板鸭制作的村民加入到电气化加工的队伍中。
为助力“郑湖板鸭”品牌做大做强,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充分发挥“电管家”网格化服务优势,通过采集系统数据,为板鸭加工企业分析用电情况,提供优化用电方案。此外,还定期组织党员服务队深入板鸭加工企业,提供稳定电力和优质供电服务。
如今,仅郑湖乡每年就可加工制作板鸭约100万只,年产值约7000万元。“小板鸭”谱写了产业“大兴旺”。
一直以来,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沙县光明先锋)共产党员服务队充分聚合专业优势资源,当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电力先行官”,紧密对接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和地方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打造“安全 优质”服务平台,有效推动“三正”主题“名片”精神在公司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打好“金色牌” 风雨无阻“护民”
2023年9月5日,受第11号台风“海葵”影响,福建沿海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强降雨造成福清城区多处出现积水内涝,配电站房、环网柜被淹,电力设备受损严重。
灾情就是命令,保电就是责任。9月5日,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迅速组织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沙县光明先锋)共产党员服务队驰援福清,防抗台风“海葵”。
林元是此次支援抢修队伍的带队领导,国网沙县区供电公司的副总经理。一个多月前,他才参与了防抗台风“杜苏芮”跨区支援抢修工作。
“我是党员,而且刚刚结束带队抢修任务不久,经验更足,工作安排起来也更得心应手。”谈起再次带队参与跨区抢修工作,林元轻描淡写地说。
200多公里的路程,4个多小时的舟车劳顿,公司跨区支援抢修队伍抵达福清。顾不上休息,支援抢修队伍一行直接赶往福清供电公司,与当地供电人员对接灾损情况,商讨抢修事宜。经过5个多小时的连夜奋战,队员们克服了通信不畅、施工环境复杂等问题,于当晚恢复供电。
长久以来,国家电网福建电力“双满意”(沙县光明先锋)共产党员服务队始终把弘扬“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的“名片”精神,贯穿在日常工作之中,以奋发勇为的精神状态、勤勉务实的为民作风,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福建支部生活杂志社(作者:伊端斌 柯莹瑛 谢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