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走进三明八中校门旁的口袋公园,微风拂面、花木芬芳,艺术坐凳、趣味廊架、科普展示让人眼前一亮。

“这里不仅有校园文化,还融入沪明元素,同学们上下学时可在这里看书、交流。”三明八中负责人徐琦告诉记者,去年这儿还是有水管裸露的草地,如今成了师生们流连的小景区。
“有休闲桌椅可以坐下来歇歇脚,我们邻里街坊经常会在这里唠嗑。”位于三元区列东葡萄巷转角的口袋公园里,年近90岁的陈阿婆正与三位老朋友闲聊,她们是三明纺织厂退休工人,在这一带生活了50多个年头。这个小公园面积50余平方米,今年3月投入使用。陈阿婆说,小区居民曾反映说这儿散步没有落脚点。不久,政府就进行了改造,现在这儿可美啦!这里设置照片墙、“我爱三明”创意标识logo、花卉、照明灯等,成了市民打卡点。
近年来,我市按照省里的部署,将口袋公园建设纳入城乡品质提升及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全市打造不同特色的口袋公园,让城乡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遇见惊喜、邂逅美好。
为激发社会参与园林绿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市城管局组织33家爱心企业无偿捐建,将街头巷尾、边角地、闲置地等公共空间开辟为口袋公园,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家门口的好去处,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质。“履行企业的责任和担任,回馈社会,这样企业才能与文明城市共同发展。”福建一建明盛工程有限公司园林项目负责人陈华杰说。
我市扎实推进口袋公园进社区、进街角、进学校,下足“绣花”功夫,通过见缝插绿、破硬复绿、拆墙见绿的方式,弥补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不足的短板,巧妙融入红色、沪明、社区邻里等文化元素,打造一批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口袋公园。目前,全市共建成110个口袋公园,其中三明市区已新建成16个,建设面积2716平方米,绿化提升面积1260平方米。
来源: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尔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