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盎然的小吃文化城、蜿蜒曲折的虬龙栈道、人潮涌动的夜市街巷……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虬城的夜色在霓虹灯的映衬下格外璀璨。三明市公安局沙县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的队员们穿梭其间,开启“夜间警务”模式。闪烁的红蓝警灯,巡逻的藏蓝身影,带给群众满满的安全感。

最快反应
织密街面防控网
通过实施主动警务,压发案,降警情,最大限度发现和消除治安隐患,这是巡特警反恐大队坚持夜间重点时段巡逻防控的初衷。无论严寒酷暑,他们夜幕中的身影从不停歇。
针对夜间易发各种警情,巡特警反恐大队将巡逻队员分为3个中队,分区域对城区12个社区的大街小巷,建立“五统一、四结合”机制(统一警力配备、统一警务装备、统一执勤标志、统一巡控要求、统一处置程序,步巡、车巡、驻点巡、视频巡相结合),科学构建治安动态防控网络,做到止于未发、发即能破。
1月3日凌晨3时许,城区一品江山小区一便利店被3名嫌疑人盗走香烟等物品。附近巡逻的队员立即赶往店铺,通过调取店内视频掌握嫌疑人特征,并快速将相关信息与其他巡逻警组共享。当日3时50分,当一组队员巡逻至东山大酒店附近时,发现街面上行走的3人与盗窃便利店的嫌疑人高度相似,于是快速将3人控制并在其身上发现盗窃的赃物。经查,3人正是刚刚在便利店作案的嫌疑人,不到1小时就将嫌疑人抓获并且将被盗物品如数追回。
2023年以来,巡特警大队出动警力11000余人次,警车4100余辆次,盘查各类可疑人员16000余人次,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43名,城区夜间刑事、治安警情分别下降11.3 %、15.5%。
最强守护
拧紧辖区安全阀
“要不是你们及时发现,我这1万余元可能就要不保了。”2024年1月5日,市民乐女士对着巡逻队员连连称谢。
当天凌晨,巡逻队员在步行街后街进行巡逻时,发现一部小轿车车窗未关闭。队员们立即守在车旁,并在周边寻找车主,但10多分钟过去,并没有车主前来。于是队员拨打车主乐女士电话取得联系。刚开始时,乐女士以为是骚扰电话,对队员的提醒不予理会,但队员们不厌其烦反复发短信、打电话将情况向乐女士说明。当将信将疑的乐女士来到自己的车旁,发现自己确实因粗心大意忘记将车窗关上时,赶忙将车内放置的1万余元现金取出。
无独有偶,1月6日凌晨,当队员们巡逻至国安风情街时,发现一家沿街店面卷帘门未关闭且店内无人,于是立即与辖区派出所民警联动联系店主。其间,队员们始终站在寒风中守候。半小时后,店主匆匆赶回店里。经清点,店内价值数万元的高档酒水等财物无一丢失。
主动为群众“拉车门”“守房门”,仅2023年以来,沙县城区巡逻大队在巡逻过程中就提醒未锁车窗、车门车主 118 人,提醒未关家门、店门群众 23 人,有力守护了群众的“钱袋子”。
最暖服务
架起警民连心桥
2023年7月28日,受第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三明北站列车全线停运,其中两班次列车到站停运,465名旅客滞留沙县,被转运至沙县区体育馆临时安置。
巡特警大队专门抽调16名警力到场维护临时安置点秩序,确保滞留旅客的安全。白天,他们帮助发放物资,提供后勤服务,安抚旅客情绪。当旅客们沉沉睡去,他们放轻脚步以4人为一组,彻夜在安置点内外开展巡逻。
“政府为我们安全着想,真的是很贴心。”“看见民警在这里,我们很安心,谢谢你们。”第二天上午,当滞留旅客离开临时安置点时,他们中的不少人对巡逻队员们竖起了大拇指。
急事有速度,小事有温度。面对违法犯罪人员,巡逻队员们雷霆万钧,强势出击;群众遇到困难,他们义无反顾倾情服务,给群众送去温暖;百姓遭遇危难,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群众眼中,巡特警队员就是身边的消防员、救生员、安全员。
2023年12月14日凌晨1时许,沙县水南某居民楼发生火灾,附近巡逻的4名队员快速赶到,他们一方面将楼宇住户快速疏散,一方面冒着熊熊烈火的威胁,进入着火的房屋里救出2名被困老人,并对火情进行控制。在队员们的有效处置下,火势被快速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巡特警反恐大队救助走失老人儿童70余人,处置群众紧急求助警情40余起,收到群众锦旗、感谢信等10次。
来源:三明日报(李光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