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干了啥?我只要打开微信,进入小微权力监督群,便一目了然。”9月17日,在永安市小陶镇小陶村水果批发市场,村民刘安松说。
“原来村里做了什么事,钱怎么花,我们只能去村里的公开栏上看,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人入群,大家只要打开手机就能知道村里的事务,太方便了。”
刘安松说的小微权力监督群是三明市纪委监委强化基层监督,发挥群众监督,提升基层治理的创新举措。
村里有个小微权力监督群
三明是老区苏区,被列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带着这份责任,带着这份感情,今年4月,三明市纪委监委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的工作方法,深化运用省纪委监委“知、督、促”工作机制,由班子成员带队到各县(市、区)村(社区)围绕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蹲点式调研。
“村级‘三资’没有及时公布”“村里干了什么我们也不清楚”“修桥修路花了多少钱也不了解”……其间,面对调研组工作人员,村民们纷纷吐槽。
如何破解这一问题?如何让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通过驻点调研、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调研组将收集的问题进行研判,总结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窄、信息未能及时公开,以及还停留在墙上张贴公开这一传统模式上等问题。
问题的根源找到了,落脚点则是在解决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建立监督信息网络平台,扩大群众参与,及时发现、处理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三明市纪委监委按照这一要求,借助微信盛行这一优势,按照“一村(社区)一群”“一户一人”的原则,组建小微权力监督群,延伸基层监督“触角”。
“小微权力监督群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群主,村两委、驻村干部、乡镇(街道)纪检干部一起入群,对党务、村务、财务三大类27个公开事项,重点督促各村(社区)做好村级收支,以财务报表和原始发票方式公开、工程项目和资产资源处置全链条公开、涉民利益事项即时性公开。”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全市已建立小微权力监督群6360个,83.3万人入群,共受理转办民生诉求3959项。
群里看招投标全过程直播
“乡亲们,今天美盂桥建设项目公开招投标,在小微权力监督微信群同步进行直播,欢迎乡亲们在线监督。”9月15日,一场村级项目公开招投标现场直播在大田县武陵乡大石村上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恢固当起了“主播”。
直播间里的开标会有序开展的同时,大石村小微权力监督微信群里也热闹了起来,陆陆续续有村民点开直播,与现场人员一起关注开标会的开展情况。短短35分钟左右的直播,就有100余名群众观看。
“大石村美盂桥建设项目涉及金额10万多元。按照规定,村级项目6万元以上的需要进行公开招投标。以前此类项目开标会需要村民代表到场监督,但总有部分代表因为多种原因无法到场。”武陵乡纪委书记、监察组长涂清培介绍,通过微信群直播的方式,便可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参与方便、用着省心、监督顺利。
“这种公开透明的方式很好,让我们感受到了公平公正,还能参与到村务中来。”村民林先生表示。
像大石村一样对村里项目招投标过程进行全程直播,在三明各村(社区)已成常态。
“在基层,对于村集体的事务,部分群众的参与度不高,传统的公开方式群众看不见、看不懂,甚至有的到事后才知晓,监督效果有所欠缺。”三明市纪委监委相关工作人员坦言,如今,借助科技赋能,通过微信群直播功能,把村级村务、党务、财务、项目建设等信息“晒”在群众的手掌上,以直观化、可视化的方式,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自小微权力监督群开通直播以来,全市共开展直播2400余场次,评论达15.55万条。
监督执纪多了一双“眼睛”
小陶镇不小,辖区35个村(社区)总人口超3万人,镇纪委就3名干部,难免出现监督力量不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小微权力监督群给我们基层监督执纪多了一双‘眼睛’,我们将其与‘脚底板工作法’相结合,在用科技高效发现问题的同时,扑下身子深入调查研究。”小陶镇纪委书记、监察组长潘晓群对此深有体会。
前不久,有村民通过镇纪委公布在小微权力监督群中的电话,向潘晓群反映村里早些年工程款支出不规范不透明,疑似存在村干部私吞工程款的问题。得知情况后,镇纪委随即通过实地走访、调阅资料等方式开展调查核实,经初步核实发现,该村原村主干以个人合作社的名义,违规套取“以奖代补”资金26万余元,现镇纪委已对该问题进行立案审查。
离小陶镇100公里以外的三元区岩前镇,镇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龚继兵也在小微权力监督群中看到有群众反映,村两委干部存在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问题。经核查,反映问题属实,目前已对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立案审查。
“这个群对我们基层纪委帮助很大,群众真切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自己的意见有人听、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护,实现了纪检监察监督与群众监督的贯通协同。现在我们每天只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能通过平台快速了解各村的村情民意,极大提高了我们的监督质效。”龚继兵的体会,当地不少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感同身受。
今年以来,通过小微权力监督群近距离、常态化、多角度作用,形成了问题收集、研判处置、督办反馈的完整闭环,目前,全市共查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36起49人,141乡镇(街道)共立案379件,同比上升2.7%,其中自办案件188件,同比上升46.9%,乡镇(街道)全部有自办案件。
同时,三明举一反三,在梳理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群发现,群众对乡村振兴项目关注较多,反映问题也比较集中,把“牢记重要嘱托,以监督护航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作为全市政治监督“共答题”,探索创新“三库一表一指引”工作法,查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14起141人,其中对9人采取留置措施。
来源:三明日报(沈昌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