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更动听更好看!记第八届三明·大田“乡村振兴·文保先行” 音舞诗会活动-九游会俱乐部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 > 满意在三明
让诗歌更动听更好看!记第八届三明·大田“乡村振兴·文保先行” 音舞诗会活动
[三明日报]         2023-09-27 15:50:00        字体显示:

  秋分时节,秋风送爽,秋色迷人,乡村大地上处处呈现出丰收的景象。9月23日晚,第八届三明·大田“乡村振兴·文保先行(太华美)”音舞诗会,在大田县太华镇小华村泰安堡内火热上演。来自三明市文联、市作协诗歌朗诵分会、三明诗群研创基地、市歌舞剧院以及大田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县文联、太华镇等单位部门的130多位文艺志愿者,为当地群众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音舞诗会分3个篇章进行,分别为《古韵悠悠秋意浓》《文保先行留乡愁》《乡村振兴向未来》。节目轮番上演,以朗诵、歌曲、舞蹈、汉剧等多种表现形式呈现,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厚重的地方文化和无限乐趣。

  诗朗诵引领观众 走近土堡文化

  “对于小华村,我又一次/在一个堡和一个堂前/想起整个村庄的/起承转合/那个泰安堡,说起当年/挺身而出的身世/那个广崇堂,也说起林氏/一脉的峰回路转/烂漫的山花/点缀了不太远的群山/小华,仍是有足够深刻的小华。”

  “有一种硬/叫竹片和黏土,质地松软地/围成铜墙铁壁/碉楼当作合格的哨兵/斗窗也善于察言观色……”

  随着朗诵者深情的朗诵,诗歌集句《太华,您有足够的悠远与美丽》,引领着观众走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安堡、广崇堂。

  小华村的泰安堡和广崇堂隔河相望,泰安堡系土木结构建筑,始建于清咸丰丁巳年(1857年),堡高约8米,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为方形土堡,是一处以防御为主兼居住功能的堡垒式建筑;广崇堂始建于民国初期,建筑面积为420平方米,建筑雕刻精美,风格独特,集居住、御敌于一体。2013年5月,泰安堡、广崇堂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当地政府投入160余万元资金,进行文物修缮和保护。

  “音舞诗会接地气,把当地土堡特色文化,用文学、音乐、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诗作者之一叶建穗介绍,朗诵的文学作品均为原创,作者们深入现场创作,内容鲜活,体裁不局限于现代诗。

  一缕缕秋色,一段段唱腔。在太华,喜欢汉剧的人众多,当地的剧团舞台表演极富视觉效果,久负盛名。

  “太华汉剧的表演形式、内容和风格,重视家庭和人情,注重礼仪,倡导移风易俗,讲究吉祥与祈福,深受广大父老乡亲的喜爱。”太华镇张地村华韵汉剧团团长连永圣,带来汉剧展演剧目《连家嫁女新风尚》登台,用传统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破除陋习。

  “音舞诗会穿插了当地学校学生的表演节目,活动多元融合,推陈出新,扶持地方文艺发展,达到了文艺扎根基层的根本。”太华镇党委宣传委员茅欣称赞。

  将三明之美传播得更远

  为了征集到本届音舞诗会的文学作品,8月26日,三明市作协和大田县作协组织两地作家及文学爱好者,到太华镇小华村、魁城村采风,挖掘文化内涵,采写突出太华元素的初稿。活动总策划、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市作协诗歌朗诵分会会长卢辉,在第一时间把稿件和节目单串好,然后分配给朗诵协会的会员们。

  “接到朗诵的任务后,我们立即开展了准备策划工作,将节目按组责任到人。”市作协副秘书长、市作协诗歌朗诵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岳清介绍,会员参与面广,积极性高,专业性强,老、中、青、幼,年龄全覆盖,大家放弃休息,各尽其能,配乐、编排独立完成。为了更好地进行二度创作,朗诵者还积极和原作者沟通,了解创作时的背景及情感,以便更准确地拿捏情感。

  三明·大田音舞诗会创办于2015年,前3届在大田县屏山乡茶园举办,展现大田美人茶的特色。从第4届开始,举办地转移到武陵乡五彩大石景区、华兴镇油茶基地、广平镇银杏公园、湖美乡七星湖等地,把红色文化、油茶历史、银杏及五龙山茶园、郭居敬孝道文化、闽湖山水美体现出来。

  “每届活动根据主办方迫切希望表达的主题定方案,组织作家采风,不拘作品的体裁,参与的人写出来的作品都在晚会上展示,调动了全县文学作者团体积极性,引起高涨的热情。”大田县作协主席连占斗说,作家们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为当地的文化建设贡献文艺志愿者的力量。

  连占斗回顾,在举办的8届活动中,有4届与厦门市集美区文联联办,立足大田第二集美学村进行山海协作,把两地的历史情缘在现代加以根植弘扬,沿海和山区的文化一起交织。

  “今年9月是三明市作协的活动月,今天是我本月参加的第3场文艺志愿活动,后续还有中秋晚会。”岳清参与了在大田县各地举办的8届音舞诗会,这次她和参加活动的其他27位会员,当天14时从三明市区出发,晚上活动结束后再返程。岳清告诉记者,会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学校的老师、媒体的主持人等,大家因为热爱语言艺术而走到一起。她希望通过朗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三明诗群、三明诗歌、三明作家,将三明之美传播得更远。

  让诗会成为三明

  对外宣传的窗口

  “文学创作有通道,走基层,接地气,成为三明市对外宣传的窗口。”卢辉介绍,大田举办的音舞诗会亮点多,每一届都结合各自乡镇的特色,把当地的文化、产业等提炼出来,通过文化的形式加以传播。文学作品基本是大田本土作家深入到基层去体验、采风创作出来的,根植于本地土壤,不照搬照套模式。从茶园做起,把文艺的舞台搬到了山上,让诗歌可唱、可听更可看。

  “特别这一届,县文体和旅游局成为主办单位,把文化和旅游做得更深。”大田县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廖舒静神情愉悦,“通过文章、音乐、朗诵、舞剧、摄影、网络直播等方式立体呈现,不仅让美丽村舍看得见,而且让悠悠古迹留得住,乡容乡音和乡情乡愁一个都不少。”

  音舞诗会吸引了当地老百姓的积极参与,当天适逢星期六,家长们早早地把在镇里上学的子女,接回村里看演出。

  “十多年前,我和三明市文化普查工作者、大田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历时3个月普查和搜寻泰安堡、广崇堂的资料。昔日泰安堡满目疮痍破败,二楼以上房间塞满了棺材,堂前杂草丛生,没有几个人敢走进古堡,这些年几经抢救整修,现在干净整洁,堂内宽敞明亮,内外焕然一新。”游客田晶感慨,保护泰安堡就是为了守护心中的那一块净土,人人祈愿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此次活动改在夜间举办,大田县融媒体中心采用微信公众号直播。

  “现在真好,我今年已经65岁了,从懂事以来,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大的活动在村里举办。”小华村村民林其兴告诉记者,几天前,他和邻居听说各级政府要在泰安堡举办晚会,大家不论男女老少,都自发地来帮忙整理场地、打扫卫生。晚会开始前,他和村里的几位老人,还帮着三明市区来的客人搬行李箱、演出道具。 

  来源:三明日报(大田记者站  林生钟  文/图)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