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区东新一路临时泵站日前建成投用。这是我市实施城区防洪薄弱地段应急提升工程的建设内容之一,泵站安装的2台大功率抽水泵每小时可实现强排水2700立方米,将助力低洼易涝点积水问题改善。
4月以来,市水利局按照省水利厅和市委、市政府对防汛备汛工作的部署要求,研究制定城区低洼地段防洪应急措施、防洪工程施工计划,加快推进城区薄弱地段应急提升工程建设,先后对中山公园、三明饭店、东新五路、列西桥头等城市低洼路段进行提升改造。随着总投资约1200万元应急防洪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的完工,城区低洼地段防洪能力提升至十五年一遇。
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弱项。按照永久和应急结合的思路,市水利局组织专业施工团队,先后在列西桥头、中山公园、东新一路三明饭店等城市沿河低洼地段安装应急挡水板,共加固临时堤防1024.1米,阻挡汛期河水上涨满溢倒灌。
靶向发力,筑牢安全防线。为更好地解决城市防洪排涝问题,水利部门在实施临时堤防加高工程的同时,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对城区重点路段的排水口实施改造,改造排水口9处、新装拍门11个,防止河水上涨时经排水口倒灌形成城市内涝,同步完善水位尺、标志牌及超水位报警智能感知等设施设备,提升城区防洪监测智能化水平。
堵防结合,提升城区应急防洪能力。针对突发性强降雨造成的城市低洼地段积水影响交通出行问题,市水利局在东新一路与江滨交叉口新建一座临时泵站,并在江滨路沿线的中山公园、东新公园等低洼路段,储备临时移动式抽水泵12台,防汛应急沙袋2000余个,城区防洪排涝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
来源:三明日报(记者 陈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