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三元区老旧小区雨污分流工程项目正在有序进行,持续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今年全区计划实施73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工程项目,目前已开工59个。
今年以来,三元区按照全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行动要求,聚焦鳗鱼、畜禽、市区污水处理等方面问题,创新工作机制,有力推动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向纵深开展。
探索“问题 项目”工作机制。坚持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围绕6个专项攻坚,策划实施一批补短板项目,加快解决各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生态修复方面,策划实施东牙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水质安全保障工程、渔塘溪(岩前段)河流水生态健康修复综合项目及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项目,总投资 800 余万元,着力实现流域污染源深度解析、分类施策、闭环管理。污水处理方面,谋划污水提质增效近中远期项目34个,总投资6.735亿元,逐步推进实施污水处理厂等工程,补齐污水处理短板。园区环保方面,策划实施园区信息化管理平台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对覆盖区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
创新“1123”河道管护模式。以莘口镇为试点,实行河道物业化管理,并在全区予以推广。搭建“1 个平台”,即河长制管理指挥平台,实现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城区河段;设置“1个中心”,即物业化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巡查队伍及专业化河道管护队伍日常考勤、考核及调度等管理工作;成立“2 支队伍”,即一支专职巡查队伍及专业化河道管护队伍,一支与市城管部门联动的专业化水上作业队伍,保障沙溪城区段河道“高颜值”;配套“3 项机制”,即督查机制、考核机制和联席会议机制,全面提升河湖管理水平。
深化“河长 检察长”联动机制。区河长办与区人民检察院建立联合会商、联合整治、联合监测、联合执法、联合共享等“五联”协同机制,常态化开展“一月一联动”巡河督查活动,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积极构建检察机关在河长制工作中的司法介入和助推机制,以巡河督查为契机,以检察建议为履职手段,通过“行政 司法”双重保护合力,拓宽生态检察监督内容,织密流域水环境保护防护网,共同提升跨界河流治理管护水平。
来源:三明日报(郑丽萍 黄舒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