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特殊教育 用爱护航-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满意在三明
大田:特殊教育 用爱护航
[三明日报]         2023-04-26 09:28:00        字体显示:

  “我们学校代表三明市参加了福建省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10金、7银、2铜的好成绩。”4月21日,大田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陈其友介绍,学校代表队还获得田径比赛团体总成绩全省第二名,学生陈慧敏荣获“优秀运动员”称号。

  大田县特殊教育学校于2016年通过省级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验收,主要招收4-14周岁智障儿童少年,现有11个教学班(含幼儿),在籍学生177人。2019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大田县“平安校园”“先进学校”、三明市“文明校园”“五一先锋号”“福建省第四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第七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体育道德风尚奖”等称号。

  艺体课程  绽放希望之花

  “2月中旬,我们收到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旱地冰壶比赛邀请函,由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项目,所有东西都要从头学起。”陈其友回忆,学校商讨后,立即购买比赛装备,让体育老师陈友臻自学比赛规则,挑选适合的学生参加比赛。

  训练过程不容易,对普通学生来说很容易做到的投壶动作,由于这些特殊的学生四肢不协调,需要体育老师耐心纠正、调整,直到他们产生肌肉记忆,才能熟练地投出冰壶。

  “动作做好了还不够,还要让他们学会控制投壶的力度。”陈友臻介绍,他们一天两训,早上、下午分别用一节课进行训练。在训练中,他要反复讲述比赛规则,手把手教学,让学生感受投壶力度。经过一个多月训练,大田特校队在旱地冰壶比赛中荣获团体赛铜牌,个人赛获3金、1银、2铜的好成绩,陈友臻老师被评为“优秀教练员”,学生严志锦将“优秀运动员”收入囊中。

  自2013年起,大田特校多次派出校队,参加福建省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三明市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在羽毛球、乒乓球、长跑、铅球和立定跳远等比赛中获得金、银牌。

  这些成绩得益于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体育和美育课程。除了开设一般性课程外,还开设了音乐与舞蹈、绘画与手工、运动与康复等艺体课程,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运动竞赛活动,利用体育和艺术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体育和艺术就是钥匙,为这些特殊的孩子开启新世界的大门,让外界认识他们,也能鼓励他们走出自己的世界。”政教处副主任陈美秀说,2021年6月,她指导的舞蹈作品《世界,我爱你》,在第十一届残疾人艺术汇演中荣获启智类表演一等奖。

  4月5日,陈美秀将编排好的新舞蹈作品《让野菊花也有春天》报送县残联,准备参加省残联举办的比赛。“希望通过此次舞蹈比赛,让大家对孤独症患者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像野菊花一样,生长在角落却依旧美丽。”

  参加表演的11名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其中1名还是孤独症患者。学生的学习速度慢,需要经常练习来巩固之前的动作。陈美秀带着他们一遍遍复习,有时候学生在舞台上发呆,忘记动作,她就站在舞台下不断地提示。

  “在一次排练前,发现一名患有孤独症的学生不见了,我和另一位老师找遍了整个校园,最后在水沟旁发现他正在发呆。”陈美秀说,这些情况时常发生,刚开始会觉得累,但看见他们在舞台上越来越自信的样子,自己再辛苦也值得。

  职业培训  点亮自强之灯

  为了解决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状况,大田特校积极探索“教育、康复、职教”一体化办学路子,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帮助智障学生实现就业梦想。学校利用专项资金,改造建设5间实训室,以“小当家”为主题,成立了“花式蛋糕”“花式糕点”“花式包子”“花式饮品”4个实训组,每天开设两节实训课。初中部a、b类学生根据职教老师提出的职业发展建议和家长的意见,自愿选择到感兴趣的组别参加实训。

  “在实训室里,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食品生产的配方和流程,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机械、规范的操作技能。”陈其友介绍,今年4月,学校建立新品研发制度,鼓励各实训组教师研发新品,丰富菜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食品制作方法。

  如果学生学习和生活仅限在校内环境里,没有接触到外面世界,毕业后就很难真正就业。2021年6月,学校在校外开设“小当家·微梦想——折翼天使梦工场”,用义卖的形式鼓励学生实践产品销售,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自我,强化社会适应力,培养职业意识。

  2021年9月,学校申报的省级课题《“小当家·微梦想”培智学校教学做一体化职业教育探索》获批立项。2022年9月,这一课题入选福建省第四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

  自2018年起,大田特校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原则,重视学生升学与就业问题,先后与大田县职业中专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与福建硅光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目前,已有2名特校毕业生入职硅光通讯,他们做事认真细致,得到了同事认可。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走上社会后,能获得稳定的工作,更好地生活。”陈其友介绍,近三年来,学校初中毕业生就业率达40%,升学率为18.9%。

  送教上门  筑牢成长之基

  4月7日8时,林梦宁、刘洋和杨伟婷3位老师从学校出发前往太华镇,分别为3名学生送教上门,为他们进行一对一课程辅导。

  “每学期有8次现场送教活动,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生活适应训练和康复训练,有时还会为家长作家庭教育指导。”杨伟婷介绍,送教学生的家庭普遍比较困难,除了上课,学校还经常向学生赠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益智玩具。

  2019年12月,大田县教育局等6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建立一支“特校 普校”的送教上门教师队伍,并由大田特校组织管理。学校立即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定期给普教老师开展讲座,帮助他们改进残疾儿童教育教学,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有送教需求的学生残疾程度都较为严重,这就需要老师更加耐心细心,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陈其友介绍,学校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送教上门服务流程,以周为单位,采取“一对一 远程教学资源推送”的方式,交替为每个服务学生“送教上门”一次,每次3课时;同时,运用互动游戏、“aba”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辅导,提升各项能力。

  为了把送教上门服务做得更好,大田特校在2020年添置了远程直播教学和考勤系统,让教师能上传送教现场的图片和视频进行打卡,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考勤系统后台,查看教师教学情况,保证教学到位。

  多年来,大田特校努力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唤起了社会各界爱心企事业单位、爱心团体和个人的支持与帮助。2021年12月,“闽籍侨领行”捐赠了29万元资金和5万元食品,大田创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学校捐赠30万元,设立了“创元·凤凰豪庭特教奖”。2022年6月,中国食品报社携手泉州慕珊商贸有限公司,向学校捐赠空调11台、工作服47套、爱心校服129套,总价值人民币21.108万元……

来源:三明日报(大田记者站  叶紫妍  连小慧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