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百年工艺薪火相传-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区县动态
将乐:百年工艺薪火相传
[三明日报]         2024-02-05 10:44:00        字体显示:

  柴烧,是一种以薪柴为燃料的古老陶器制作技艺。在时代的变迁中,柴窑早已被气窑和电窑更替。将乐大南坑陶瓷厂的烧制柴窑,成了现存为数不多的分室龙窑之一。2017年、2021年,将乐大南坑陶瓷烧制技艺、将乐分室龙窑建造技艺分别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振云成为两项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

晾晒上好釉的陶瓷

  将乐以“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而得名,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县,唐宋以后,制瓷业迅速发展,遍布多个乡镇,生产的陶瓷种类有青瓷、青白瓷、酱釉瓷等,品种齐全,质地优良,自成一派,得名“将乐窑”。

  1986年出生的陈振云,2008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工作,2013年毅然放弃厦门的工作,回家与父亲陈克余一同经营陶瓷厂。自清朝迄今,陈家祖祖辈辈在大南坑从事传统柴窑陶瓷烧制,已有300余年,传至陈振云,恰好整整十代。

  “这是一项细活,请同学们走进来慢慢看,如何把坯体拉好,要靠大家手上的感觉……”在陶瓷技艺课堂上,陈振云手上演示着拉坯工序,耐心向学生讲述着技艺要点。

大南坑陶瓷厂内,陈振云向学生讲述陶瓷技艺

  为了让这项悠久的文化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2017年,将乐县职业中专学校开设陶瓷技艺课程,聘请陈振云担任授课老师,每周两节课,向学生讲述“将乐窑”的历史,传授柴窑炼制技艺。

  “祖辈们把手艺一辈辈往下传,到我这代肯定不能断,我要把这项技艺再学精些,然后通过现在的校园教学、陶瓷厂的研学基地,让这项技艺传下去。”陈振云说。

  现在,陈振云与父亲把大南坑陶瓷厂做了升级,把和泥、拉坯、晾晒、上釉等工艺的制作流程分类建设,让来厂研学的学生可以一项一项地参与,更直观地学习柴窑技艺。

陈振云指导学生操作陶瓷拉坯技艺

  陈振云说:“现在每年至少有1000名孩子来学习,有些一个星期,有些一两个月,还得经常带上简易的制作工具,参加县里的各类文化传承活动,深受爱玩泥巴的小朋友喜爱,这项非遗技艺肯定会受越来越多人喜欢。”

  来源:三明日报(将乐记者站  董观生  文/图 )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