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治理-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区县动态
宁化县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治理
[福建法治报]         2023-06-28 15:32:00        字体显示:

  三明市宁化县将红色文化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以“融”破题、以“文”驱动、以“民”落脚,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丰富方法手段,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从治理到服务的转变,以“融治理”模式寻找基层社会治理解题方法,用红色擦亮平安宁化的底色,增添法治宁化的亮色。

  以“融”破题

  下好治理一盘棋

  “老邹和邻居的矛盾纠纷已经平息,现在还会结伴上街去呢!”

  “新一批的垃圾桶已经到位了,我们都按照点位安装布置好了。”

  “巡逻的时间近期我们会针对夏季有侧重的调整,大家可以说说意见。”

  ……

  木屋房梁下,“红色驿站”的牌子挂在屋檐下,沿墙靠着的排排书架上各类书籍琳琅满目,在曹坊镇下曹村的红色驿站,这里是文化学习的小木屋,也是村民们的议事厅,不定期召开的居民议事会将许多群众关心的事项一一解决。

  坑坑洼洼的村道变成宽阔干净的柏油路,昏暗的村落一角也被夜灯照亮,凉风习习带着花香的空地被整理出来,村民群众休闲有了好去处……要做实做细基层社会治理,仅靠乡镇、村居的力量远远不够。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曹坊镇始终坚持红色文化引领的主基调,推动红色文化惠民多元融合,一支“红色”队伍被建立起来,红后代、老党员、老干部、宗族长等广泛发动各类共治力量让“单兵作战”为“合力攻坚”。

  下曹村组织部分红色调解员学习信访调解有关法律法规

  “无数先辈从这里走出去,奋斗拼搏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和气、平安、幸福才是我们生活在这里的‘主基调’,咱们没有必要为了这些小事斤斤计较。”调解员邱位明的耐心劝说,为一起邻里纠纷矛盾按下“暂停键”。

  “在曹坊当调解员有‘优势’。”调解员邱位明一脸神秘道出了他的调解秘籍:“在纠纷调解中,我们会利用先辈们经历的红色故事加入调解现场,分散注意力的同时让红色文化教育润物无声地进入到群众内心,很多纠纷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在“融治理”模式的推动下,曾经的“靠人管”变成了村民“自觉做”。据悉,曹坊镇通过建立“村党组织—网格片区党组织—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体系,引导退休党员、居民党员、在职党员主动认领“网格区”。同时,17名综合素质较高的红后代人员被聘请为“红色”调解员,他们游走在村居之间化解邻里纠纷、家庭财产纠纷,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破解涉农矛盾,当风波平息后,他们摇身一变成为“宣讲员”,讲好红色故事,传递红色文化正能量。

  以“文”驱动

  打造红色样板间

  走在曹坊镇三黄村的乡间道路上,道路两旁的青瓦黄墙小楼错落有致;不远处田间地头里,村民三三两两忙于农事;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上孩子们追逐嬉戏,宁静、和谐成为这片红色沃土的生动注脚。

  三黄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在这里,基于红色文化的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也成为带动群众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三黄村依托红色文化、特色产业、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每年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推动山药、无花果、玉米、莴笋等农特产品加工与销售,助力村民家门口增收1000余万元,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红色教学实践点到“党建教育基地”“红色研学基地”,三黄村将“红色家底”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吸引了许多来自各地的研学队伍。而在公园设施和景观中,红色文化的印迹也随处可见,依托中共三黄村党支部旧址风车庙,以三黄村法治平安公园为龙头,三黄村不断拓展红色普法阵地,设立普法科普活动中心、法治宣传栏等,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普法网络普及惠民。

  “通过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熏陶村民们将革命前辈和历代先贤的家风家训牢记于心并外化于行,村干部们也在‘融得进’上不断发力,以红色文化涵养文明乡风,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村书记廖贤文告诉记者,三黄村还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涵养文明乡风,形成了“支部抓统领、党员做表率、群众齐参与”的良好氛围。2016年,三黄村被列入省级美丽乡村“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重点村,积极打造成乡村旅游新亮点。2021年,三黄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以“民”落脚

  守好民生幸福线

  从曹坊镇离开,省道旁青山苍翠,半个小时车程后来到了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址的淮土镇。如何把握好、利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淮土镇给出了不一样的方案。

  近年来,淮土镇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资源,积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红色 ”基层治理新模式,把握长征起点小镇这一地域特色,将“红色文化”融入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问题化解工作中,打造淮土版“红色治理法”。

  “他为了种烟,把我的茶树铲除了,这事必须给个说法。”5月,一场纠纷闹到了淮土镇调解室,青平村罗某用罗坑村租赁的农田种植烟业,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将罗坑村村民李某的茶树铲除。李某要求罗某赔偿,双方引起纠纷。

  “这起矛盾涉及到2个村的村民,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上了两村调解员,以‘背靠背’的形式,做通两人工作。”淮土镇信访办主任伍杰晖与来自两村的调解员到达现场后,分别安抚情绪,消除怒火,引导双方稳定心态,最终以罗某补种被铲除茶树的调处结果,化解了此项纠纷。

  为进一步筑牢平安建设的“前沿阵地”,淮土镇依托 “红色资源”,通过整合村(居)“两委”干部、村(居)民小组长、本土老年协会、“祠长公”等乡贤能人,择优选取一批业务明、乡情熟、经验足的“红色调解员”。充分发挥“红色联村”和“绿色联村”两个联村的优势,实现跨村协作,联防联控,成立“联村”调解室,把涉及到跨村的矛盾通过联村支部平台来进行化解。

  今年以来,此类大大小小的纠纷,“联村”调解室共排查排查矛盾纠纷隐患54起,成功化解54起,化解率100%,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22件,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发生。

  此外,淮土镇积极吸纳红军后代充当红色遗存守护人、红色宣传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法讲故事,潜移默化地让群众提升思想觉悟、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解决纠纷。把 “联村”调解室打造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阵地,通过先辈的英雄事迹和长征精神感化,进一步推动源头治理,努力实现“矛盾不发酵,信访不上行”。

  平安底色是红色。下一步,宁化县将积极探索别具一格的符合本地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创新融入理念,优化融入方式、健全融入机制,提升融入效能,在红色文化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走出“宁化特色”。

来源:福建法治报(记者 吴静云 通讯员 吴裕航 王延元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