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在将乐县杨时纪念馆,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参观、学习杨时生平事迹和理学思想,共同探讨交流杨时精神。
杨时,字中立,号龟山,福建将乐人,是一名享誉海内外的思想家、教育家和诗人,被后世尊为“程式正宗”“闽学鼻祖”。将乐县杨时纪念馆通过文字、照片、图版、实物、多媒体、雕塑、场景、触摸屏等形式,全方位向社会展示杨时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理学发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贡献,将杨时文化的创新成果传播得更宽、更广。
家风、家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时崇文重教,勤勉好学,“程门立雪”的尊师佳话传颂至今。杨时遗风早已深深融入每一个淳朴善良、崇礼好学的将乐人的心底,“诚学穷理、尊师重教、爱国怀乡、清廉为民”的杨时精神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将乐儿女成长,构筑起了将乐人民的精神脊梁,为将乐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打牢了思想根基。
2013年以来,将乐县开启“杨时文化进校园”之旅,全县27所中小学根据各校特点,全面打造以杨时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
将乐县杨时小学以先贤杨时命名,旨在传承弘扬杨时勤奋好学、诚心专志、尊师重教的品德和理念。杨时小学校训“诚于己,诚于人,诚于学”取自杨时精神“诚学穷理”,激励学子勤奋好学、努力进取。教学楼含云楼、穷理楼、立雪楼的命名,也与杨时生平有关,把杨时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之中,代代相传。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到了很多杨时文化,我立志向杨时先生学习,在生活中我要以杨时家训为指导,尊敬师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生吴李嘉说。
“我们学校充分挖掘了杨时精神的时代价值,发挥杨时文化的育人功能,利用传统文化,引导老师和学生走进杨时,将杨时精神贯穿到教育教学中,培养具有杨时‘诚敬’品格的学子。”将乐县杨时小学教师范楚楚说。
来源:三明日报(将乐记者站 阴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