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徽辉映夕阳美——永安市燕北街道江滨社区“银发帮帮团”见闻-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文明创建 > 文明城市
党徽辉映夕阳美——永安市燕北街道江滨社区“银发帮帮团”见闻
[三明日报]         2025-07-18 11:49:00        字体显示:

  主动参与社区工作,调解矛盾纠纷,化解小区治理堵点难点问题;助力“家门口”零工就业服务,为困难群体伸出援手;讲述红色故事,教唱红色音乐,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7月7日,走进永安市燕北街道江滨社区,处处活跃着“银发帮帮团”退休老党员的忙碌身影。

  党建红映照夕阳美。近年来,江滨社区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大胆创新“银领+”社区治理模式,以组建“银发帮帮团”为抓手,引导广大退休党员干部深度参与近邻党建工作,以“银龄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能,绘就了一幅基层治理与退休党员干部作用发挥同频共振、互融共进的生动图景。

  党建领航 激活“银龄”治理动能

  高质量党建,激发银龄力量,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

  “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组建‘银发帮帮团’,有效激发退休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实现了社区由单一管理向多元治理的可喜转变。”江滨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唐燕英说。

  走进永乐家园,新加装的电梯上上下下平稳运行,居民们进进出出,一派祥和安宁景象。

  一部部电梯,架起居民和退休党员之间的连心桥。

  永乐家园有3幢居民楼,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1号和3号楼顺利加装了电梯,但2号楼两户业主因电梯影响采光及邻里纠纷等问题,不同意加装电梯,造成计划搁浅。

  作为“唐姐调解室”领衔人,唐燕英多次利用下班时间,入户走访,并联同相关部门认真细致做思想工作。永乐家园退休党员苏金谋带领党员业主江鸿粦和罗良友也加入其中。

  “亲劲 韧性”,2户业主打开心结,电梯顺利加装,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非常感谢唐书记和社区的老党员,有了电梯,我们上下楼方便多了。”家住2号楼7层的刘阿姨,提起门前的电梯连连点赞。

  一部部电梯,也见证着一个团队的成长。随着越来越多退休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银发帮帮团”应运而生,113 名退休党员凝聚成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银发生辉 破解基层治理堵点

  退休不褪色,银龄力量打开社区治理一片新天地。

  上个月,江滨花园2号楼一户居民因水管破裂,导致楼下住户家中渗水。

  “居民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铸铁管道很容易因为生锈漏水。”江滨花园业委会主任朱书美说。

  今年73岁的朱书美,党龄31年,做事干净利落。因2楼住户长期不在家,在征得户主同意后,朱书美联系维修人员,并派人看护现场。

  小修小补无法动用小区公共维修资金。管道修好后,楼道单元每户居民平摊80元维修费,朱书美和楼长挨家挨户收齐。

  “邻里之间的一些小矛盾看着不大,但化解不好会影响整栋楼甚至小区的和谐,我们充分发挥退休党员熟悉社情和经验威望优势,让原本棘手的问题处理起来更顺利、更人性化。”唐燕英说,老党员们凭借皱纹里的智慧和双脚丈量出的温度,将治理难题化作温情答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楼的李大爷在公共区域种菜,二楼的赵阿姨觉得影响环境,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老伙计,你这菜种得真好!不过咱们小区要评文明社区,公共区域种菜怕是不太合适。”老党员老张,提着两斤橘子来到李大爷家。

  “他年纪大了,就爱捣鼓这些,咱们好好劝劝。”拉着赵阿姨,老张耐心解释。

  最终,李大爷主动清理了菜地,赵阿姨还送了他两盆盆栽。

  创新“调解 普法”模式、组织“文明养宠知识竞赛”、开展“静音社区”宣传,在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消防通道占用整治等重难点工作中,主动深入居民家中征集需求、反馈建议……社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老党员的身影。

  据统计,今年以来“银发帮帮团”成功化解 60 余起纠纷、成功率100%。银发先锋工作室还获评省级荣誉称号,江滨社区退休党支部获评三明市级“五星”党支部。

  真情服务 绘就暖心社区图景

  用心用情服务居民,是“银发帮帮团”老党员们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又一生动写照。

  6月10日上午,江滨社区就业创业服务驿站、江滨社区妇联联同永安市宇泰雨具公司,成立“巧媳妇”手工作坊,为89名社区妇女架起了通往幸福生活的“致富桥”。

  平台的落成,也凝聚着“银发帮帮团”成员的心血。“巧媳妇”手工作坊不仅让社区居民可以学习技能,还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

  “今天是第3天缝制包装袋,数量已经从第一天的400个提高到800个,收入将近100元。”许大姐高兴地说。

  许大姐从企业退休后,应聘到北门物业上班。利用上班午休和在家休息时间,通过缝制包装袋、雨伞伞布,又有了新的收入来源。

  “我们将继续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探索‘家庭微车间’创业模式,帮助更多居民解决就业难题,拓宽收入来源。”唐燕英说。

  为民服务无止境,更多暖心场景接续演绎。

  老党员陈锦民创新“红色文化 艺术教学”模式,将《黄河大合唱》等红色经典融入五线谱,边弹奏钢琴,边讲述歌曲背后的革命故事。

  老党员们还结合自身特长,把文艺巡演带进乡村戏台、老年公寓、医院病房。在永安市福利院,老人们表演的情景剧《长征路上》,让观众热泪盈眶;书法课堂里,退休书法家挥毫泼墨,传授笔法神韵;剪纸工坊中,老艺人指尖翻飞,剪出花鸟鱼虫,传统文化在互动中薪火相传。

  晏公小区业委会主任陈达增从事花灯制作 26 年。近三年来,他和“银发先锋”成员一起行动,分10批次,为边远山村捐赠了159箱、5000余件衣服。

  78岁的独居老人张大爷患有慢性病,需要定期去医院取药。老党员易小旦主动承担这个任务,无论刮风下雨,每月15日准时把药送到老人手中。

  “看到老人安心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值了。”去年恰逢台风天,易小旦深夜冒着滂沱大雨,将急需的降压药送到老人手里。

  三年来,“银发帮帮团”开展红色传承活动30余次、文化惠民活动130余场、排解纠纷矛盾200余起,服务总时长超过3000小时。

  一桩桩、一件件暖心实事,践行着老党员们的为民初心,也勾勒出一幅幅暖心社区新图景。

  来源:三明日报(永安记者站 魏兴谷 通讯员 罗联招 文/图)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