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三元区西际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学习交流会,30余位村民代表和村镇干部参加活动。
深入学习交流 筑牢思想基石
“1996年5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西际村调研,指导当地果农全面铺开高位嫁接技术,并提出‘希望西际村发展的步伐再快一些’。”宣讲员夏祖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闽山闽水物华新》进行创新演绎,并结合西际党建引领、产业联结、绿色农业、生态发展等主题深入浅出讲述了《闽山闽水物华新》的实践故事,一个个“接地气”的实践故事,既提升了宣讲力度和温度,也丰富了在座干部群众精神生活。
“在《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里,看到坦洋村的故事,我觉得十分熟悉,这让我也想起了习总书记当时到西际村调研的场景,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西际村党员致富能手代表余克铨如是说。
“近日,我认真学习了《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感悟颇深,我愿做家乡发展的实践者,我愿为实现美好生活贡献力量。”作为“00后”的余作煜满怀激情地说,他是西际村一名毕业大学生,也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后,他返乡创业。
西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扬炳表示,西际是从极度贫困一点点发展振兴,成为现在的“示范村”“明星村”。很多人问他经验做法,其实没什么,无非是“支部敢作为,党员能担当,群众肯支持”。
“通过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我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定信仰信念、强烈历史担当、深厚为民情怀、科学思维方法、务实工作作风。”西际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敏芬说。
大家一致认为,要把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读原文、学原著,笃信笃行、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行动自觉。要更加自觉地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重温指示精神 凝聚发展力量
数往知来、温故知新。重温“希望西际村发展的步伐再快一些”这句铿锵有力话语,深深触动着在场每一位干部群众,大家内心深处荡起一阵阵涟漪。
学习交流会,既有“体验式”感悟、“辅导式”宣讲,也有“互动式”交流。大家不仅结合西际村实际,认真领会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希望西际村发展的步伐再快一点”的指示,更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交流工作心得,畅谈学习体会感悟,热议发展之策。
这是一次提神醒脑、触及心灵的“精神补钙”,一次深入透彻、改进作风的学习净化,一场思考发展、谋求跨越的“头脑风暴”。大家在坦诚的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在学习中体会感悟,在交流中凝聚共识,进一步坚定加快西际村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学习交流期间,大家还观看了西际村宣传片和《县乡长说移风易俗—西际村》等专题片。大家纷纷表示,要拧紧螺丝、上紧发条,铁心拼搏、真抓实干,全力推进西际村加快发展……
近年来,三元区西际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提升活动,认真抓好村容村貌提升,聚焦短板缺项,持续精准发力,让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靓丽底色。
重走红军路 牢记嘱托使命
烈日当空,暑气炎炎,绿浪轻卷,万象蓬勃。交流会后,大家怀着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无限崇敬之情,带着学习之心,带着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重走孝廉文化墙、红军宿营地、工农红军西际物资转运站旧址等红军路,站在红军当年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大家仿佛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据了解,西际村曾是红军情报传递、信息联络、紧急物资输送的重要转运站、中转站,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余宁助”红军客栈、西际乡苏维埃政府、党支部、农会旧址、红军八角亭伏击战遗址等革命遗址遗迹保存完好。
来到习近平曾经视察过的桔园,身临其境,大家脑海浮现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际村的场景。大家表示,要把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推动西际村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强大动力。更要把习近平在西际村的指示精神落实在谋发展、促改革、惠民生上,真正成为群众路线的实践者、深化改革的先行者、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努力在加快推进西际村建设进程中展示更大作为。
一股催促发展、向前奋进的力量悄然集结,相信以此次集中学习交流活动为契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际村一定会迸发出更多活力、潜力和创造力,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来源:三明市委文明办( 连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