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葫芦丝吹奏时的标准姿势,大家保持住。”
7月8日上午,在建宁县启航社工工会职工子女暑托班教室里,30名孩子在葫芦丝老师刘彬指导下专注地学习,不一会儿,教室里传出婉转的葫芦丝声。
这个夏天,一场贴心的暑托服务,为众多职工家庭送去“及时雨”。
让看护难变放心托
“以前每到暑假,我和爱人都愁得睡不着觉。”在建宁县进修学校启航社工职工子女暑托班教室,家长蔡华丽刚刚送完孩子,今天她脸上的愁容消散了。
蔡华丽的孩子读小学,她是明一生态营养品有限公司职工,每天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上班,爱人在外地务工,夫妻二人没时间照看孩子。
“在建宁县,像蔡华丽家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暑期‘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突出,很多家长白天忙着工作,孩子要么独自在家,要么沉迷电子产品,这让家长们很操心。”建宁县总工会女工部负责人刘焰英说。
建宁县总工会在筹备阶段就明确暑托班“公益普惠、安全优先”的原则,在报名阶段,暑托班通过“优先保障 摇号录取”的方式,满足困难职工子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需求。
“现在有了暑托班,不仅孩子有人管、有地方去,还优先录取,我们干活踏实多了。”蔡华丽说。
此次暑托班分为7月和8月两期,由具备资质的悦果教育培训中心和启航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共开设6个班级,惠及180名学生,其中23名学生为急需服务群体优先录取,其余生源摇号录取,确保服务“不缺位”“不错位”。
建宁县总工会要求每个暑托班按“1名班主任老师 2名以上志愿者”的师资配备。班主任由承办方具备教师资格的老师担任,志愿者基本是返乡大学生,暑托班还实行签到签退制度,全程形成安全台账。
“不仅要保证孩子安全,还要让家长信任。”暑托班负责人何永珍说。
让宅家闷变乐中学
“大家把毛线慢慢绕在木棍上面……”在悦果教育职工暑托班非遗手工课上,孩子们一步步跟着老师的指导制作非遗手工。这是暑托班特色内容之一,也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
承办方在课程设计上下足功夫,除了基础的作业辅导,还精心安排安全知识讲座、游泳体验课、武术课、非遗手工制作、红色故事分享等,对表现好的孩子给予小红花或者积分奖励,用于兑换零食、饮料、小礼物等,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
“暑托班不是看管班,也不是补课班,是让孩子快乐学习的成长营。”暑托班负责人余方毅介绍,“考虑到天气炎热,我们还会在下午班为小朋友们准备免费的冷饮、西瓜等水果。”
暑托班设置“成长日记”课程,引导孩子写自己的学习日记,并每天轮流上台发言分享,锻炼口才,提升写作能力。
让独角戏变大合唱
“多方联合,才能做出特色,做出成效。”刘焰英道出了建宁县工会职工暑托班顺利运行的关键。
建宁县总工会向上级争取资金,为暑托班的基础运营提供保障。承办方积极邀请和联系各方志愿者参与,图书馆为孩子们提供篮球场和室外活动场地,消防员为孩子们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各特色课程老师定期来给孩子们上课。联合各方的资源,暑托班开发出一系列特色课程,让暑托更有“料”。
返乡大学生作为志愿者老师,帮助维护班级秩序,完成班里的日常事务,成为孩子们在暑托班里的新朋友。当地退休教师也受邀,义务辅导孩子完成作业。
从解决“看护难”的问题,到打造能让孩子“乐中学”的场所,建宁县工会职工暑托班的实践,通过贴心服务,拓宽了工会服务的空间。
夕阳西下,一天的课程接近尾声,暑托班的孩子纷纷收拾好东西,等待着家长来接回家。每个人都拿着一张写满数字的“成长积分卡”,这是老师对他们一天表现的奖励。“明天我要拿100分!”孩子们兴奋地跟家长讲着一天的收获,笑声在街巷里回荡。
来源:三明日报(建宁记者站 付哲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