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斌:戎马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三明人文
林耀斌:戎马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三明日报]         2025-07-11 11:35:00        字体显示:

  十七八岁,青葱少年,他翻山越岭找红军,投身革命洪流。

  22岁,风华正茂, 他跋涉万水千山,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抗日战争时期,他战斗在冀鲁豫边区,在黄泛区开展游击战争,痛击日伪,巩固了水东抗日根据地。

  他就是林耀斌,一位从清流山村走向抗日前线的勇士。

  前不久,笔者一行循着林耀斌的革命历程,从密林高山到辽阔平原,跨越2000多里,从清流县到河南省郑州、太康等地,寻访林耀斌后人、亲人,挖掘他戎马半生的革命历程。

  离家 反抗暴政,追随红军

  林耀斌的故乡是清流县温郊乡小池村林坊自然村。当年,这一带出产的毛边纸、玉扣纸远销省内外,众多纸厂分布在温郊、嵩溪,吸引了周边县的务工人员来做工。

  1929年,17岁的林耀斌在纸厂做工时,一名来自长汀的工友告诉他,红军在长汀“打土豪分田地”,反动政府被打跑了,红军反对贪官污吏、提倡官兵平等。工友动员林耀斌一起参加红军。

  林耀斌,原名林福仪,出身中农家庭,祖辈出过秀才,他半耕半读跟着父亲念了三年书。然而,当时社会黑暗,百姓遭受重重压迫与剥削,家庭日益困苦,林耀斌心中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林耀斌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家乡是个偏僻闭塞的小农村,经常遭受土匪骚扰,如果预防不好随时都有倾家荡产的危险。旧社会反动政府、反动军队不但不维持社会治安,反而与土匪互相勾搭,“招安”扩大其势力。父亲因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田赋、军饷、苛捐杂税曾多次遭到“钦差”“民团”的无理扣押、打骂。

  工友的启发,加上内心反抗意识觉醒,林耀斌未与家人道别,便匆匆与工友去长汀寻找红军。

  徒步三四天,到达长汀,却听说红军已经离开。但是林耀斌没有放弃,他和工友待在原地,边打工养活自己,边等待红军再次到来。

  1930年6月,红军第二次来汀州,林耀斌与工友在曹坊街加入赤卫队,之后加入红军主力部队——红四军二纵队四支队,在十二大队部当传令兵,开始了革命战斗生涯。

  战斗 冲锋一线,七次负伤

  “父亲打仗时缴获过日军望远镜、手枪等,我小时候都见过摸过。”6月1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林耀斌的故居,他的小儿子林忠强说,父亲骁勇善战,虽然识字有机会做后方工作,他却坚持留在前线,一辈子带兵打仗,身上负了7次伤,特别是左胸的弹眼,穿胸而过,几乎击中肺部,子弹再从后背穿出,留下了一大块疤痕,腿和胳膊也都留有大大小小的伤疤,小腿依然留有弹片。

  加入红军后,林耀斌思想上紧跟党组织,1930年9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两年后入了党,之后被分配到一军团新成立的第三师九团二营六连当排长。

  1934年,第三师被编入红九军团,在打完著名的松毛岭战役后,他跟随部队出发,开始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路上,红九军团堪称“开路先锋”与“断后脊梁”的结合体,经常配合红一、红三主力军团作战,是一支机动部队,被誉为“战略骑兵”。掩护主力部队,迂回作战,渡过湘江;攻打娄山关,保障遵义会议顺利召开;飞夺泸定桥战役中,红九军团作为左纵队,一部分坚守泸定桥,一部分与红一军团并肩向天全挺进,继续为长征的胜利开辟道路。

  红九军团创造了诸多传奇:它是唯一一支先后融入红一、红二、红四三个方面军的劲旅,三次翻越皑皑雪山,三次穿越茫茫草地,行程超过 37000里。

  清流作为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在土地革命斗争时期,有6000多人参加红军和游击队、赤卫队等地方红色武装,2000多人参加长征,到达陕北仅剩3人,林耀斌就是其中一名。

  漫漫征途,林耀斌与战友们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

  林耀斌在长征回忆文章中写道:往往每到一个宿营地,第二天早晨起来,都能看到一块块羊皮下面死去的同志,同时也看到同志们到处寻找食物,甚至去挖部队吃过肉的牛骨头、牛骨髓吃,充饥挡饿。

  “小时候,读长征两万五千里的课文,特地回来问父亲,是不是真的吃皮带吃树皮?父亲说,经常都挨饿,什么能吃就吃什么。”林忠强说,父亲很少主动与孩子们诉说战斗故事,只有问起他时,才会简单说一些。

  抗战 指挥作战,打击日伪

  “这里是2021年在原址重建的聚台岗,抗日战争期间水东地委和水东独立团在此办公,其间还创办了学校、创建了军械所、后方医院,培养了大批干部,为抗日根据地巩固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6月19日,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贤乡聚台岗村,太康县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工作人员轩人杰介绍。

  “水东地区”是指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为阻止日军进攻,在郑州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致使河水淹没了中牟、尉氏、扶沟、西华一带,改道后的新黄河形成了水西(国统区)和水东(沦陷区)两个区域。水东地区的抗日烽火首先在睢县、杞县和太康县的交界处点燃,并创建了睢杞太抗日根据地。

  1941年12月,林耀斌受冀鲁豫军区派遣至水东任独立团团长。他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进到河道里,一个被水冲得不成样,许多房在水里泡着的村子(地委、团机关隐蔽的所在地)。当时水东是个纯粹的游击区,部队经常分散活动,一天一移动或二次移动,白天隐蔽夜晚转移,部队的一切费用靠自己筹备。

  据当地村民回忆,当时四周环水的聚台岗,面积很大,大概有2里宽,3里长,一些没有逃亡的村民也在岗子上居住。独立团战士们挽起裤腿,和村民一起开垦荒地,教大家种植耐旱的绿豆;村民们自发组建船队,趁着夜色为部队运送粮食;妇女们在被服厂飞针走线;老人们蹲守村口放哨,军民携手将这里打造成密不透风的抗日堡垒。

  1941年后,聚台岗逐步迎来了高光时刻:豫东抗日中学成立,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林耀斌担任校长,教授学员游击战术、军事知识,学员们还荷枪实弹站岗放哨,为水东抗日根据地培养了大批干部。这里既是学堂,更是战场,学生们白天上课,夜晚随部队突袭日军据点,真正做到了“一手拿笔,一手持枪”。

  1942年3月,林耀斌指挥水东独立团,在杞南县一、二大队的配合下,袭击傅集日伪军据点,独立团的二营担任主攻,一大队打伪军,二大队打援军,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几十支。4月,林耀斌又指挥独立团袭击民权南部巴河崖等伪军据点,极大地震慑了敌人。

  解放战争时期,林耀斌率部先后参加解放汤阴、聊城、博平、运城、肥城等地战斗,屡立战功。后来任河南省南阳军分区司令员,副军级待遇。

  归乡 故土难离,魂归青山

  7月1日,走进林坊村,公路铁路交错,房屋依山傍水,一幅农耕田园美景尽收眼底。

  林耀斌住过的老屋,后来改建成二层土木小楼,客厅墙上“光荣之家”四个大字特别醒目。

  “初中毕业后不久,我选择去当兵,既是传承叔公一家的革命精神,也是磨砺自己的一种方式。”林耀斌的哥哥林德仪的孙子林建新说。

  林建新告诉记者,林耀斌5个孩子,全部入伍当兵,他的严厉家风,培育了后代们的成长成才,他们在军营里都提了干入了党。

  林耀斌对家乡充满了深深的眷恋。

  “父亲有非常深厚的家乡情结,20世纪50年代,从河南回一次林坊老家,交通非常不方便,一路辗转,坐火车坐汽车,还要走大半天的山路。”林耀斌的大儿子林忠培说,不管路多难走,父亲都要回来,每一次回到家乡,父亲都舍不得走,总要待到非走不可为止。

  1968年,林耀斌离休,第一时间向部队申请回福建老家,但是因为多种原因,未被通过。

  1969年,正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期,林耀斌立马动员林忠培到清流农村插队落户、参加农业生产,后来由于林忠培入伍当兵,就此搁置了。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林耀斌5次回家乡,每次都会带上妻子孩子,希望他们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每次回来最关心的是村里的年轻人。

  “现在年代不一样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那时候是堵着一口气,努力成才,希望你们要立志成才。”1982年林耀斌最后一次回到村里,和村里年轻人谈话时,这样鼓励大家。清流县实验小学退休教师林庆生是林坊村人,他还记得那时的情景。

  “1984年年底,叔叔从河南写一封信回来,叫我们去看他,我过去的时候,他已经在医院住院了,他说等他去世的时候,把骨灰一半撒入黄河,一半带回家乡,和父母葬在一起,希望叶落归根。”林耀斌的侄儿林金生说。

  1985年9月,林耀斌因病逝世。此前,他被授予大校军衔,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父亲每次回老家,严肃的脸会变得很亲和,每天都有街坊邻居三五成群过来看他,那时候的阵阵欢笑声,让我印象很深,至今难忘。”林忠培说,父亲生前做梦都想回来,家乡的每一寸青山,每一缕空气,他都依恋着。

  青山依旧,斯人已逝。那个曾经翻山越岭追寻红军的17岁少年,带着对信仰的最初奔赴,在硝烟炮火中守护着寸土山河,戎马半生归来,山河已无恙,青山掩映下,是少年未改的颜色。

  来源:三明日报(吴火招 王宜峻/文 沈兴源 杨玉婷/图)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