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我们所做的不仅是检修,更是守护群众用电的无忧。”6月20日,在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技术交流活动中,潘志刚正为青年员工讲解配电抢修中的应急排障技巧。他手握自己参与研制的“改良版”带电检修工具,一边阐述技术理论,一边演示操作要领。
1988年出生的潘志刚,是国网三明供电公司三元供电分部的供电可靠性管理中级师,也是在配电抢修一线坚守八载的青年党员。自2016年入职以来,他始终将故障抢修、线路运维视为自己的“主战场”。
“潘师傅,您现在方便接电话吗……”两年前的一个雨夜,潘志刚的手机骤然响起,电话那头是家住老小区顶楼、年逾八旬的王建光老人。老人家中屋顶年久失修,雨水顺墙渗下,水滴恰好落在厨房电源开关附近,老人心急如焚又胆怯不已。
老人想起了几个月前来家中上门服务的“电力小伙”,找到他留下的私人电话,试着拨打了过去。
“王师傅,您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了?请直说。”潘志刚了解情况后,不到半小时,便带领公司党员服务队上门,为老人重新布线排险。
事后没几天,得知强降雨即将来临,潘志刚再次主动回访,复查线路运行状况,确认无误后才离开。“我留下私人电话,就是为了让遇到困难的群众能第一时间找到我。”他说。
潘志刚所在的班组负责三明本部98条馈线、长达580多公里配电线路的日常运维、倒闸操作及故障抢修任务,服务范围覆盖全市35万人口。
抢修班24小时轮班待命,迎峰度夏时更是任务艰巨。“汛期来临时,早出晚归是我们的常态。”谈及工作中的困难,潘志刚总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
2019年6月1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了三明。沙溪河水位暴涨,城区多处积水严重。三元区多处配电设施因山体滑坡、电杆倒塌而受损,群众安全用电受到严重威胁。
作为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潘志刚第一时间带领团队奔赴前线。他们冒着齐腰深的水进入小区抢修,涉水淌泥,为居民排除电力故障。
当晚6时,接到南永新村居民求助电话后,他和队员迅速赶往现场,发现88户居民因电表浸泡、空开损坏而无法用电。洪水退去后,街巷淤泥堆积,电箱旁仍有积水,但他们并未退缩。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88户居民恢复了供电。
面对频繁出现的高低压故障,潘志刚从未推诿,一次次在风雨中带队奔赴现场,查找故障点、隔离送电、排除隐患,直至线路恢复通电。
作为班组的中坚力量,潘志刚不仅重视“抢”,更注重“防”。他常说:“小事更需从细节做起。”他坚持巡视线路、改造旧网,不放过任何一处潜在的风险点。
面对不断更新的配电自动化需求,他带头钻研、实践,主持并参与了多个创新项目的研发,其中“10千伏杆塔悬垂瓶雷击查看器”“新型配电箱”及“带电检修工具”等项目,有效缩短了停电时间及办电施工时长,提高了抢修效率,也为电网的安全运行增添了多重保障。
去年6月,潘志刚荣获三明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来源: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国龙 通讯员 陈金华 邓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