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传承非遗之美-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文明评论
活态传承非遗之美
[三明日报]         2025-06-17 10:54:00        字体显示:

  体验手捶扁肉、模仿肩膀戏……到沙县的外国朋友,总是喜欢亲身体验一下沙县小吃制作技艺、肩膀戏等非遗之美。

  美,是人类相通的“语言”。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中国观众津津有味地欣赏法国艺术家呈现歌剧《卡门》中的经典唱段和咏叹调;在法国里尔市新世纪大剧院,中国越剧明星版《梁祝》,惊艳浪漫国度的观众。这世界上的美是相通的,音乐之美是这样,戏曲之美是这样,非遗之美也是这样。

  中国非遗之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非遗之美首先表现为外在的形式之美,有传统的艺术技艺形式,如剪纸、刺绣、戏曲音乐、民间舞蹈;有传统节日与民俗,如春节贴春联、端午包粽子;有美食传统制作技艺……2021年5月,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沙县小吃制作技艺榜上有名,这让不少沙县人感慨,没想到从小吃到大的家乡口味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非遗之美,美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中国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彰显着独有的东方审美,沉淀在非遗作品之中。

  非遗之美,美在匠心。曾在多个传播平台以中、英、俄、法、西、阿共6种语言向全球播出的“闽人智慧”系列人文纪录片《智在匠心》,记录了福建省十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他们“择一事,终一生。”虽领域不同,但对非遗技艺表现出一样的热爱与匠心。他们以文化传承发展的自信、守正创新的匠心,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增进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做好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笔者认为,关键是抓住“美是相通”的特点,活态传承非遗之美。

  要善于挖掘、发现、宣传非遗之美。通过挖掘、发现、宣传,让非遗走出深巷,走上前台,展现魅力,才能让更多的人看见、了解、爱上非遗之美。

  要做好融合文章,让非遗传承融入我们的生活。比如,做好“非遗 文创”“非遗 旅游”“非遗 教育”等一系列融合文章。做好融合文章,能够让非遗的形式之美、文化之美、技艺之美、匠心之美形成“可触摸”的文化记忆,让非遗之美滋养更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非遗之美得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

  活态传承非遗之美,将让非遗传承与发展事半功倍!

  来源:三明日报(俞和江)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