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守护“少年的你”-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未成年人
多维守护“少年的你”
[三明日报]         2025-05-28 10:40:00        字体显示: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又是一年“六一”国际儿童节,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我市——看精准施策如何为困境儿童送去暖阳,司法温情怎样为迷途少年点亮归途,千万“爱心家长”如何共同编织起守护网……

  让阳光照亮每个困境角落

  在三明,陷入困境的孩子被用心用情守护着。

  圆圆(化名)今年9岁,她的父亲2023年去世,母亲在去年7月的工作中意外受伤,经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本该生活在阳光下的孩子,生活陷入窘境。

  “我还没去申请,工作人员就来我家了,帮孩子申请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待遇,真的非常感谢。本来因为残疾,我已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是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重新鼓起了勇气。”雪中送炭的关怀,让圆圆的母亲充满感激。而圆圆,也在大家的呵护下逐渐走出阴霾,快乐健康成长。

  “精准帮扶至关重要。”三明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小常说,他们在残联数据比对中发现,新增救助对象小张的家中还有个孩子,于是安排工作人员入户了解情况。

  眼下,结合流动、留守儿童信息监测摸排工作,我市通过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系统比对、入户调查等方式,变“被动查”为“主动找”。2024年已开展各类系统比对16次、入户调查250人次,召开座谈会6场次,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资金2800余万元。

  针对困境儿童的差异化需求,我市推广“三聚三化”做法,凝聚人力、财力、需求,推进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精准化,提升关爱服务能力和保护水平。2024年以来,已开展关爱服务活动1024场次、课业辅导3.12万人次,慰问各类困境儿童8352人,发放慰问金及物资152.65万元。

  父母都是听障人士的小璇(化名)就是受益儿童。

  小璇9岁那年父母离异,她跟随母亲生活,与父亲失去联系。由于小璇的母亲无固定住所,无经济来源,不得不带着小璇回娘家借住。而后,迫于生计,小璇母亲选择外出务工,将孩子托付给小璇的外公外婆抚养。

  得知小璇的情况后,当地民政部门邀请小璇参加“四点半”课堂服务项目,为她购置学习用品、发放慰问金。此外,向小璇母亲和外婆普及相关儿童福利政策知识,并协调联系将小璇户口迁回,协助其准备好申请材料,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范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璇家的经济问题。

  感受到关爱和呵护,如今的小璇一改往日孤单落寞的心情,变成一个活泼开朗、爱笑爱闹的小姑娘。

  法理交融守护成长归途

  看到微信界面弹出小林发来的这条消息——“钱还完了”,沙县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家庭少年审判庭)副庭长石音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2024年初,17岁的小林因抢劫罪被宣告缓刑,主审法官石音音却没有就此结案——她带着判决书走进沙县小吃培训中心,为小林争取到一个特殊的“缓刑考验期作业”——系统学习小吃制作。“传统缓刑监管侧重行为约束,而我们更关注如何让孩子掌握安身立命的本事。”石音音说。

  培训结束后,小林成功就业,依然与石音音保持联系。不久前,小林通过自己的双手还清了4万元的债务。

  这不是沙县区法院与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培训办第一次“打配合”。源自2011年的“沙县小吃职业技能培训附条件缓刑模式”,已累计培训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18人。

  少年审判工作更需要情怀。

  早在1988年,三明中院就成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合议庭,率先探索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封存制度、附条件缓刑、社会观护等特色制度,积极推行寓教于审、审教结合的少年审判工作机制。2006年,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合议庭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首批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针对认罪态度较好、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人,三明中院还出台《关于对未成年人案件实行附条件缓刑制度的暂行规定》。该机制于2016年获评全国少年审判“十大创新事例”。

  在三明,司法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温暖盾牌。

  “麒麟未士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由三明市检察官志愿者发起,聚合司法社工、教师、医生等跨行业力量,从普法宣传、帮教矫治、维权救助等多维度开展志愿服务,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已通过创新“普法 直播”模式,累计吸引线上观众168.39万人次。

  在帮教矫治方面,三明市检察院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法律专业优势,为254名涉罪错未成年人提供法治教育等帮扶,其中,175人经观护帮教后顺利复学、就业或考入高校。同时,助推建成三明市第一所专门矫治教育学校,投入使用以来,已有71名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入校接受教育。

  近日,2024年度全省志愿服务“四个最美”先进典型名单,三明市人民检察院“麒麟未士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榜上有名,成为全省检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单位。

  温暖在传递中汇聚成河

  “爱心妈妈”卢清华是大田县华兴镇仙峰村人,每到“六一”儿童节,她都热心为当地困境儿童提供学习用具、衣物、红包等爱心物品,鼓励他们好好读书,成为国家栋梁。

  “困境儿童需要更多的关爱。”卢清华说,自己曾专门对接帮扶一对失去母亲、在大田石牌小学念书的丽菲兄妹。初见他们时,两个孩子都很腼腆,身上的衣服有些脏,头发也很久没洗的样子,说话声音轻轻的,让人心生怜悯。

  扫地、叠被子、整理书桌……看到他们的居住环境杂乱,卢清华撸起袖子,和两个孩子一起,利索地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位像妈妈一样勤快的阿姨,慢慢获得了兄妹俩的信任。得知孩子们渴望有张书桌和干净的衣服、鞋子时,卢清华很快送上了充满爱心的“大礼包”,孩子们兴奋极了,也与卢清华更加亲近。慢慢地,卢清华惊喜地发现,兄妹俩家里越来越整洁,他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在三明,像卢清华这样的爱心人士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儿童福利工作人员2000余人,专业社工1000余人,关爱儿童志愿者1.2万余人、“爱心家长”1486名,开展结对帮扶,精准关爱每一位困境留守儿童。

  家住泰宁县的孤儿明明(化名)正感受着温暖。

  明明家中仅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对于他的学业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解情况后,泰宁县民政局将他纳入孤儿保障,并委托社工开展个案服务,引导他改变生活和学习习惯,帮助他健康成长。“以前我感觉很孤单,但现在有这么多关心关爱我的人,让我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我会好好努力,争取考上好大学。”慢慢地,曾经那个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变得乐观开朗。

  眼下,我市还结合“福蕾行动计划”“雏燕”关爱行动,细化实施“真爱家园”“红烛暖心”“爱心家长”等8大工程,覆盖生活保障、课业辅导、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多个领域,由教育、司法等9个部门合力推进,积极探索构筑关爱未成年人服务供给体系,全力守护“少年的你”。

  来源: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素平 通讯员 黄 涛 庄海燕 文/图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