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标语见证峥嵘岁月-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文明播报
红军标语见证峥嵘岁月
[三明日报]         2024-07-25 15:44:00        字体显示:

  “红军胜利万岁!”“欢迎童子兵大刀会回家转来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卢兴邦卢兴□全部主力。红军政宣”……

  在明溪县雪峰镇城东村卫生所后,一幢木质结构的老宅——黄家大厝静默伫立。步入其中,可见八面白灰隔板墙上用黑色墨汁书写了一条条红军标语,字迹清晰可见。

  战火纷飞的年代,写在土墙上的文字,是旗帜,更是号角。黄家大厝墙面的红军标语,句句慷慨激昂,振奋人心,是近年来明溪县发现红军标语数量最多且最集中的一次,对研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明溪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机缘巧合发现红军标语

  黄家大厝建于1910年,外表古朴,是一幢类似于四合院的建筑,面积不大,由黄晓斌的祖父和曾祖父建成。

  “幼时听爷爷说,革命战争时期,不少经过此处的军队选择我们家作为驻点,战士们为了做好宣传工作,在土墙上留下了许多标语。”黄晓斌今年50多岁,在他的印象里,早期土墙使用薄石灰、糯米以及竹篾等制成,墙面较薄,随着时间推移日渐损坏,有的标语字迹已经模糊。

  此前,由于黄家大厝是私人住宅,位置较为隐蔽,致使墙面上有红军标语这件事鲜有人知。而红军标语真正被发现,是明溪县有关部门长期持续挖掘当地红色资源的成果。前些年,明溪县拟汇编《明溪重要革命遗址图册》,收录当地已知的红色遗址遗迹,并加大力度挖掘新的红色资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从明溪县卫健局应急办负责人赖国芳那里得到了重要信息——黄家大厝墙面上,有不少清晰的红军标语。

  明溪县委党史方志室立即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实地测量、拍摄,共发现标语19条,这是明溪县发现红军标语数量最多且最集中的一次。

  原来,赖国芳作为三明市作协会员、明溪县政协文史通讯员,常写关于明溪县文史类的文章,对当地的红色文化也有一些研究。大约在七八年前,他到黄家大厝找同学黄晓斌时,发现这满墙的红军标语十分珍贵,牢记在心底,这才机缘巧合为明溪县的红色文化再添笔墨。

共计发现标语19条

  明溪旧称归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早期21县之一。作为中央苏区东部战略要地之一,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过光辉足迹。黄家大厝发现红军标语,让明溪的红色历史更为厚重。

  “消灭蒋蔡十九路军卢兴邦军阀!”“打倒帝国主义武装”“白色区的工农群众加□□□”……如今,在泛黄的土墙上,字迹清晰的红军标语有13条,因墙面修补导致部分字迹残缺或被覆盖的有6条。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红色遗存,标语基本被罩上了玻璃框。

  “这是明溪县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重大发现。”明溪县委党史方志室工作人员表示,明溪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史料、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但完整保留至今的红军标语相对较少,这些标语对研究明溪当时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经考证,根据黄家大厝标语中写着的“十九路军”“卢兴邦”等字眼,再结合1933年7月中革军委以红三军团和红十九师为主组成东方军入闽作战的历史背景,便可认定这些标语为1933年8月东方军驻扎明溪县城时所写。

  红军标语是时代的符号,也是历史的见证。如今,定稿的《明溪重要革命遗址图册》增加了黄家大厝的标语,明溪县红色资源更加厚重。“除了收录,我们希望这些标语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明溪县委党史方志室工作人员表示。

标语背后的红色印记

  明溪是东方军入闽主要集结地之一。红军在此书写大量标语,见证了革命历史,也点燃了人们的红色记忆。

  1933年7月初,以红三军团为主组成的东方军在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下入闽作战,于7月9日收复明溪县城,随后解放明溪县大部分乡村。8月19日,东方军主力进至明溪。

  民国《明溪县志》就记载了东方军过境,称:“十万余人经邑城往攻将、沙、顺、延等地,络绎往返,来去不时。县长亦逃匿”,这是东方军第一次集结明溪时的情景。

  驻明溪期间,东方军在县城内设政治部和司令部,西廓村蔡家大厝设被服厂,城西李家大厝设兵站,儒学街李家大厝、东门城内杨家大厝、西门外蔡家大厝设医院。

  东方军入闽作战期间,在中央和省派出的工作团指导下,1933年冬,明溪还正式成立县苏维埃政府,全县打土豪分田地、扩红支前等各项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东方军由彭德怀、杨尚昆统一指挥,再次入闽作战。1月8日,军队经盖洋抵达明溪县城,后取道龙湖、铁岭、夏阳等地前往沙县攻打沙县县城,1月25日攻克沙县县城后又经夏阳、御帘等地集中明溪县城。其间先后在夏阳设兵站、医院,在御帘设司令部、医院,在县城设司令部、兵站等,并设医院于县城北滴水岩和城西李家、陈家大厝。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红军医院还将被俘的敌军纳入救治对象当中。东方军攻占沙县县城后,就曾把在沙县俘获的敌军伤病员540人送明溪治疗。这些红军医院不仅医治战俘生理上的伤痛,还通过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事业的正义性,为分化瓦解敌军产生重要作用。

  而今历史烟云散去,黄家大厝里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红军标语,正和三明这片红色热土上其他红色遗址遗迹一样,默默见证着曾经的烽火岁月,警醒着人们莫忘来时路。

  来源: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素平  明溪记者站  雷玉平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