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为山里娃种下音乐梦-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未成年人
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为山里娃种下音乐梦
[三明日报]         2024-07-18 11:07:00        字体显示:

  陶笛教学、送教下乡、自学新曲目……这个夏天,陈才光忙得不亦乐乎。

  陈才光是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二实小”)陶笛专任教师,过去几年,他始终坚持的一件事,就是普及陶笛教学。“不仅因为陶笛好吹、容易普及。”陈才光拿起胸前挂着的六孔鸟笛说,“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吹出了自信,提升了综合能力。”

  “我还有4年就要退休了,要培养更多接班人,让更多山里娃受到音乐熏陶,勇敢拥抱音乐梦想。”近年来,二实小先后获评三明市陶笛特色项目学校、福建省民乐传承陶笛排箫竹笛教学示范点,陈才光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性大赛上获奖,他却觉得远远不够。

大师引领陶笛教学

  陈才光接触陶笛,离不开一个人——中华文化学院教授、亚洲陶笛协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陶笛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林烨。

  2009年,陈才光在县老年大学担任兼职葫芦丝教师,经学员介绍,结识了尤溪乡贤林烨。2010年,在林烨的引荐下,他参加了厦门大学组织的“福建省首届陶笛师资培训班”,得到了林烨、赵亮和赵洪啸等陶笛演奏家的专业指导,学会了吹奏陶笛。

  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此后,陈才光越吹越起劲,随身携带陶笛,常常拍摄吹奏视频请林烨指导,并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教研活动,取得了全国陶笛指导教师高级培训合格证书,成为林烨的得意门生之一。

  “陶笛学习门槛低,图示谱一看就懂,只要你双手健全,尚存一口气,都能吹。”林烨风趣地说,陶笛便于携带、性价比高,相较钢琴、吉他等乐器,更适合普及推广。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艺术2 1项目’要求,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实小副校长蒋清远说,开展陶笛教学,也是确保“双减”政策有效落地的重要抓手。

  2018年,二实小推进“体艺2 1”,陶笛成了不二之选。时任二实小校长的胡碧芬,特意带队到厦门拜访林烨,希望他能抽空指导孩子们吹陶笛。林烨欣然答应了。

  此后,林烨被聘为陶笛教学客座教授,定期到二实小教授陶笛。“陶笛教学,久久为功。我的工作经常天南地北地跑,长期的工作都是才光负责的。”在林烨的指导下,由音乐教师转为陶笛专任教师的陈才光,带头编写了《十二孔陶笛初级教程》校本课程读本。

  二实小取得了广大家长的支持,布置了陶笛专用教室,制订了详细的陶笛教学计划——在三年级开展普及教学,每周上一节陶笛课。为解决学生忘带陶笛、困难学生买不起陶笛等问题,林烨个人捐赠了80套十二孔陶笛和课本,供孩子们上课使用。

  “我们还成立了‘陶笛种子队’,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利用每周二、周四大课间进行培训。此外,吸收优秀学生组成‘陶笛七重奏乐团’,每周四下午集中授课。”陈才光说,这样的做法很有效,从普及、提高到进阶,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报名的学生常常一个教室都坐不下。

山里娃登上大舞台

  今年二实小“六一”文艺汇演,一首由500多名学生吹奏的《勇气大爆发》,赢得了现场师生、家长的齐声喝彩。演出结束后,孩子们舍不得心爱的陶笛,意犹未尽地拉着老师和家长拍了一个又一个吹奏视频。

  “一直以来,我都以‘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登台表演’为训练目标,今年我教的9个班学生全部上台了,我的目标终于实现了。”陈才光说,像这样百人以上的吹奏表演,他先后组织了9次,陶笛普及教学已经颇有成效。

  “我最担心老师拖堂,那样学习陶笛的时间就变短了。”6楼的陶笛室是四年级(5)班余是坤最喜欢的地方,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有30分钟的大课间,他一下课就往楼上跑,和同学一起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陈才光,要求老师分享陶笛吹奏的独家秘籍。

  余是坤是陶笛种子队的一员,坚持每天练习1个小时,除了参加学校表演,他还走上了大型比赛的舞台,获得了全国性陶笛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我觉得只要肯用心,学习乐器并不难,我还学会了吹小号,不仅爸爸妈妈为我骄傲,我也越来越有自信了!”余是坤稚气的脸上写满了骄傲。

  “想展示,总有平台。只是面对全国性的大舞台,确实需要勇气。”起初,陈才光根本不敢带队参加大型比赛,“毕竟是山里来的‘土队伍’,总觉得缺少底气。”

  “学习乐器最重要的就是舞台演奏和艺术交流,必须走出去,积累大大小小的舞台经验,相互学习交流,才能快速成长。”在林烨的鼓励和支持下,陈才光带着越来越多山里娃走出大山,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他指导的学生先后在各类陶笛竞赛中获得市级以上荣誉20余项,累计有87人次参加陶笛考级,其中8人通过陶笛九级。

  陈才光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成长比学生成长更重要。这些年,他自费到全国各地参加陶笛培训,创作过原创歌曲《追寻》,也以身作则站上了很多大型比赛的舞台。

  去年,克拉玛依全国陶笛邀请赛举行,陈才光和学生一同参赛。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学生获得“两金一铜”的好成绩,陈才光获得高级组铜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二实小获评“优秀组织奖”。满载而归后,陈才光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种下一个音乐梦想

  “陈老师,你下次还要来哦。”“能发些视频给我们学习吗?”……6月12日,陈才光到尤溪县八字桥中心小学开展送教下校,他从陶笛的鼻祖古埙讲起,介绍气、指、唇、舌的吹奏技巧,还现场向孩子们赠送了10支陶笛,看着新老师带来的宝贝,孩子们的眼中满是兴奋与好奇。

  像这样的送教下校活动并不少。2010年以来,林烨和陈才光不仅在洋中镇、坂面镇、台溪乡等县内乡镇送教,还应邀到永安市南门小学、东门小学等学校开展陶笛师资和种子队学生培训,为更多学生打开了音乐世界的大门,种下了音乐的种子。

  为什么一定要普及音乐艺术教育?陈才光讲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1985年,陈才光参加师范面试,就遇上了考乐器的难题。得益于儿时向邻居学习竹笛的一点皮毛,他以一首《妈妈的吻》顺利通过了面试。此后,在三明师范的3年时间里,他花了大量时间学习竹笛、手风琴、葫芦丝、圆号等乐器,这才弥补了基础不足的劣势。

  “当时音乐在乡村是稀缺资源,我不希望我的学生面临类似的窘境,他们理应比我更优秀,掌握更多艺术技能。”这些年,陈才光勤教不辍,总结出气息、舌头吐音、手指等吹奏规律,力争让陶笛进入寻常百姓家。

  除了陶笛教学,他们还以陶笛为媒,让传统文化弘扬于“有声”。尤溪是朱子故里,2018年,在朱子诞辰888周年之际,林烨耗时1个多月,创作了《活水长流》《朱子家训》《风华少年郎》3首曲子。他和陈才光指导888名学生,在祭祀大典上以吹、唱、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演绎,让孩子们对朱子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如今,他们将朱子文化融入日常陶笛教学,组织学生在新生开笔礼、“六一”节等活动上吹奏这3首曲子,又创新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方式。

  这些年来,不只有陈才光和林烨的坚持,去年,二实小换了新校长陈萍,一如既往地支持陶笛普及教学。“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享受音乐快乐、追逐音乐梦想的权利。”陈萍表示,未来还将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发动更多家长参与其中,通过在校园搭建小舞台等方式,拓宽学生展示渠道,力争成为陶笛特色学校。

  “长大后我想成为音乐家”“希望我的陶笛吹得和陈老师一样好”……孩子们写在课本上的愿望,正乘着陶笛悠扬的旋律,飞向未来。

  来源:三明日报(尤溪记者站  王琨  文/图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