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烛匠:“传统手艺不能丢”-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文明播报
八旬烛匠:“传统手艺不能丢”
[三明日报]         2024-04-11 10:41:00        字体显示:

  4月8日,恰逢大田县太华镇圩日,大家在街上挑选心仪商品。在村民陈占兑店铺里,重量、大小不一的蜡烛摆满货架,挂满墙,不少顾客正在挑选所需的蜡烛。

  “春节过后,蜡烛的销量有所下降。”陈占兑说,现在销售的蜡烛主要用于庙会祈福等民俗活动较多,前阵子,太华举办民俗活动,30公斤、25公斤、10公斤和5公斤的蜡烛又销售了一些。

  80岁的陈占兑坚持手工制作春节对蜡50年。“店里主要销售0.5公斤、1公斤等款式的红蜡烛,顾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前订制相应重量的蜡烛。”每年春节前,他都会大批量浇制蜡烛售卖,特别是迎板凳龙所需的龙烛。除了自家店铺销售外,城区的香烛专卖店也找陈占兑进购。

  “虽然现在普及电器,但烛火在祭祀仪式和一些民间传统节日活动中依然广泛使用,不可缺失。”陈占兑说,手工浇注红烛是门老手艺,只有喜欢它的人才肯学,才能学得好,浇制出来的龙烛才讨人喜欢。

  一对对精美的红烛,看似简单,制作过程却繁琐。陈占兑介绍,做烛前,要先上山砍竹子加工成烛芯,烛芯脚经火熏扎成一个钩子,再依据龙烛大小计量,将烛芯缠上一层细薄的棉花。做成的烛芯倒挂在可旋转的用实木做成的烛轮上。随后,把石蜡原材料倒入锅中煮成液体,再用勺子将其浇注到倒挂的烛芯上,无数次反复轮转浇注,直到达到所需重量大小。浇注过程要细心,稍不留意,就可能被滚烫的蜡水烫伤。

  “重量越重,制作越难,越耗时。”陈占兑说,刚开始尝试浇注50公斤红烛时,失败了好几次才成功。每年,上京镇梅林村田氏村民都会来订购每对50公斤的红烛,用于正月十三的民俗活动。

  浇制出光鲜漂亮耐烧的龙烛,一靠技艺,二靠精细、舍得花时间。除了传统龙烛,陈占兑也做一些现代适用的烛火,用模具灌制成后,加固工厂印制好的招财进宝、龙凤呈祥一类图案的塑料纸外壳和锡铝制品烛脚。

  “我去年制作龙烛数千对,消耗了20吨石蜡。”陈占兑说,年年做下去,并不是为了能挣多少钱,而是担心这一传统手艺失传,只要有人需要,自己还是会坚持。 

  来源:三明日报(大田记者站  罗珍华  苏珏)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