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天气晴朗。永安市文庙熙熙攮攮,人来人往。市民们在观看永安市首届非遗“摆供”祈福大展。
摆供是永安人世代相传的一项民俗活动,是福建省福文化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三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期间,永安市首次集中向广大市民“摆供”展出。当地民众在逢年过节,或迎神祭祖的日子里,会自发的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通过摆盘,将供奉的食物摆成各种精美别致、生动有趣的造型,来祈求平安,期盼福运连连,福气满满。
此次大展活动,有槐南镇、大湖镇、小陶镇、青水畲族乡等乡镇民众,用自家的米粿、年糕、水果等食材,通过手工制作成状元帽、龙凤等吉祥实物,这些形态各异的造型,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永安人美好民俗文化和民间艺人的奇思妙想。市民郑先生说:“文庙这个‘摆供’大展,对于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永安传统文化,非常有益处。”
市民小陈说:“今天增长了许多文化历史知识,让我知道永安还有这么多好看富有文化内涵的‘摆供’。”
永安市博物馆展陈部负责人说:“自古以来,文庙是读书人的圣地。永安市博物馆举办大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知晓家乡非遗文化,永远铭记民俗的记忆和乡愁。”
来源:三明日报(杨家璋 张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