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至19日,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实践团走进福州侯官文化旧址,探寻爱国主义精神谱系。每一处镌刻历史的红色遗址、每一件历经战火的珍贵物品,每一份饱含深情的先烈遗墨,深深震撼着大家的心灵。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三坊七巷是闽都贤人的聚集地。实践队一行先后参观了林觉民故居,重温林觉民《与妻书》的动人故事;走进严复故居,拜阅严复饱经沧桑的珍贵手稿与求学笔记;瞻仰林则徐纪念馆,展卷林公则徐以爱国主义为底色,气壮山河的壮举,波澜壮阔的一生。实践队员周诗语说:“体悟林觉民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拳拳之心,感受严复先生一生重教兴学、救亡图存、思想启蒙、首倡变革的精神内核,缅怀‘闽都赤子’林则徐放眼世界、举世共仰的人生画卷,这些都是我们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榜样。”
位于福州马尾区的昭忠祠是我国唯一一座近代海军纪念专祠,这里长眠着甲申、甲午海战英烈。在葬有马江诸战士遗骸的墓地,红墙黛瓦、山墙逶迤,苍松翠柏,庄严肃穆,队员们全体肃立,带着深深的敬意,向英烈默哀。实践队队员王家炜表示:“昭忠祠见证了一段悲壮的历史,也见证了坚贞不屈的船政精神,这是侯官爱国兴邦精神内核的生动体现。如今,我们更要以史为鉴,继承先烈的爱国精神,将其不断发扬。”
“1866年,沈葆桢以无私奉献的大爱,创办福建船政,高举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旗帜探寻中国自立自强之道”“侯官文化植根福建沃土,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而且蕴含着爱国主义、科学精神、严谨治学、创新创造、实干担当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侯官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互印证、互为促进”……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到福州市博物馆,队员们活学活用,化身青年志愿者讲解员,为当地研学的中小学学生队伍提供讲解服务。
“此次社会实践让我们了解到侯官爱国主义、科学创新、实干担当、为民造福等精神,坚定了文化自信。日后,我们将从中汲取精神滋养,积淀前进力量。”队员们纷纷表示。
来源:三明日报(高辉 王家炜 周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