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博物馆600余件文物诉说着中原汉民南迁的艰辛历程;500多幅历史照片和众多文物生动地还原着三明地区的革命历史……“通过参观市博物馆,不仅让学生们增长历史知识、开阔视野,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深厚的爱国情怀。” 12月21日,三元区东安小学的老师说,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下,前来参观学习的师生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三元区东安小学的研学之旅是市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缩影。
市博物馆的创建可以追溯到1986年,2020年3月获批增加机构“三明市中央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2021年,三明市博物馆(中央苏区革命纪念馆)入选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三明市博物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和实践机会。通过举办各类主题展览、宣讲活动、研学旅行等,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历史恰似一幅生动的长卷。市博物馆不仅承载着三明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更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革命斗争与红色传统。在中央苏区革命纪念馆内,由序厅和“红旗飘飘”“红旗漫卷”“红旗不倒”“红旗领航”四个部分12个单元组成,以红旗为主线,串联起三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凝炼三明地区的革命精神,是展示三明红色文化的重要地标。为增强参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纪念馆还注重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式体验的运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3d影像等呈现方式,让参观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脉络和民俗文化,以“发扬传统文化、倡导学术研究、增长民众知识、促进社会文明”为宗旨,市博物馆还精心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全年免费开放,每年接待参观人数30万以上,成为传播三明历史文化、为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
同时,充分发挥文化中枢作用,与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馆校合作”共建工作,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校外“第二课堂”作用,将“行走的博物馆”活动送进校园,让陈列在馆中的文物和历史文化真正“走出去”。2021年至今,市博物馆累计举办“行走的博物馆”走进学校、军营、社区等近70家,其中中小学校40余家,有序推出 《军号嘹亮》、毛泽东诗词之《如梦令·元旦》《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等主题微课,并将巡展内容共享给各县(市、区)博物馆,为群众持续奉上高品质的“文化盛宴”。
红色文化也成为了上海和三明的交流合作纽带。沪明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以来,三明市博物馆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等四家革命纪念馆宣布结对共建,先后联合举办“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沪明情 向未来—上海、三明两地红色文化传承主题展”“‘明嘉情·贺新春’红色文化剪纸艺术展”“精神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文物史料专题展”及“沪明一家·向美而歌”三明红歌遍申城社区主题合唱大赛等活动,累计吸引观众超过28万人次。
来源:三明日报(记者 吴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