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餐饮浪费,对于守护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是影响深远、必须做好的大文章。
“小算盘”算出大意识。据媒体报道的数据,作为全球人口大国,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不容小觑。据测算,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约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该数字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每年被倒掉的食物,足以供应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小广告”带动大宣传。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吃喝见友情。为了款待客人,“盛宴”变成了“剩宴”。在不少地方习俗中,餐桌上的菜如果被吃光,主人会被认定“吝啬小气”,很多人怕“光”了盘子“丢”了面子,尤其是婚丧嫁娶宴席的浪费严重。制止餐饮浪费,要从改变观念做起,让节约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蔚然成风。
“小餐桌”体现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自2021年《反食品浪费法》颁布以来,许多餐饮企业积极推广“小份菜”“半份菜”等。要继续推行“半份菜”“小份菜”,推行“人数减一”的点餐方式,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按需点餐。各餐饮单位服务员要主动提醒顾客餐后打包,并提示菜品的储存方式和再加工方式。推动外卖平台优化餐品供给结构,设置“小份菜”专区,大力推广小份饭菜。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给予鼓励性补贴等。
细节决定成败,小事成就大事。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每一餐做起,从节约一瓶水、节约一碗饭做起,不弃微末、日积月累,必能以高水平的社会文明为未来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来源:三明日报(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