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宁化六中曾芳华心理工作室获评福建省第四批心理名师工作室。曾芳华心理工作室成立于2006年9月,十七年来这里成为莘莘学子解开心结、从容前行的心灵驿站。
部门联动 形成心育体系
“对于存在焦虑、注意力集中困难、言语沟通困难以及适应困难等问题的学生,玩沙盘游戏很有必要,便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10月23日,宁化六中心灵驿站内,曾芳华根据学生对沙盘的摆设,逐一进行分析,分析学生的心理,提出中肯的建议。
宁化六中创建于1977年,属省二级达标学校,现有初中、高中在校生3300多名。学校历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构建以领导小组为“核心”、以心灵驿站(心理室)为“主心”,以少先队、团委、政教处、教务处等为“重心”、以社区和家长为“同心”的“四心”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实施网络,形成一个上下相通、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动格局。
学校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现有专职教师3名、兼职教师2名,其中曾芳华老师有着20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拓展高级培训师。巫珠朱老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8年,属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陈华林老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近20年,取得心理护理师资格证。
曾芳华的心理工作室设在学校行政楼四楼,每天下午对外开放,经常有学生前往咨询,向老师倾诉喜怒哀乐。“学生信任我,向我求助,我要尽力帮助他们,不敢辜负他们的期望。”曾芳华是学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玩游戏是她与学生互动的惯用方式,她在心灵驿站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里面装满孩子们的小秘密和对她的信任。
“每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心里就很焦虑,就会来这里拳击假人,发泄一下情绪,感觉心里轻松多了。”小吴今年读高二,成绩不稳定,成了宣泄室的常客。
近年来,宁化六中先后投入10多万元,完善心理工作室软硬件设施。曾芳华心理工作室现有心理健康办公室、心灵驿站、团辅室、箱庭室、宣泄室、研讨室,各功能室教具配备完整,总面积达200余平方米。
多彩活动 提升育人实效
结合育心目标,宁化六中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挖掘教育的资源,遵循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定期开展心理教育理论知识进课堂活动。
开学伊始,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对有基础性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筛查、测试,科学制定心理辅导对策。”分管德育工作的童晓峰表示,对于筛查出的重点人员,曾芳华心理工作室会建立“一人一档”,实施“一对一”帮扶,持续关注跟进。
“每年5月为全校师生心理教育月,开设心理剧、心理漫画、心理美文等艺术欣赏课,以及心理主题班会,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意识与能力。”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巫珠朱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途径,学校定期开设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在阅览室开辟“心理天地”,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报刊。在校园网站上开辟心理辅导专栏,介绍心理健康常识。
每个生命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有温度。依托曾芳华心理工作室,5名心理健康教师每周轮流值班,通过电话、网络、书信、留言和面谈等方式,采用集体辅导和个别咨询、直接辅导和间接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建立相应记录档案,进行跟踪辅导,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的重要途径。2018年,高二男生小张因患有狂躁症,经常用小刀割手自残,有时会拿东西砸同学。曾芳华经常找他谈心,安抚他,动员学生多照顾他,他的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直至平安毕业。
今年中考前夕,九年级女生小冯因成绩不稳定,内心异常焦虑,多次前往心灵驿站咨询。曾芳华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心理咨询,她的焦虑情绪明显缓解,中考发挥正常,现已如愿升入重点高中。
社会延伸 形成教育合力
心理健康教育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近年来,宁化六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心育”活动,由有专业素养及丰富工作经验的心理健康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并积极向兄弟学校、家庭和社会延伸,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思维,培养阳光心态。
宁化现有中小学在校生4万多名,不少学校缺少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对此,宁化六中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师走进兄弟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援助活动。“走进小学,就侧重讲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生命教育;走进中学,就侧重毕业班学生考前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拓展减压。”曾芳华扳指算了算,两年来她参加心理健康辅导和拓展活动10场次,辅导学生4000多人次。
家庭因素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家长学校”,学校积极举办《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良好的家庭教育,助力孩子的成长》等家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构建心理健康家校共育网络。
“学校还经常组织心理健康教师进社区及单位,开展心理拓展活动。如,每年定期到县消防救援大队开展心理疏导拓展活动,到电信部门开展团队建设活动等,深受好评。”曾芳华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宁化六中先后获评“县心理健康德育示范校”“三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在2016年全国心理护理师资评优活动中,曾芳华荣获“优秀心理护理个案”二等奖;曾芳华、陈雪莲老师设计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学会选择》活动类作业”,获评2020 年福建省中小学优秀作业设计。
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任务,所有教师都应该懂教育、懂心理,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童晓峰表示,将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紧密合作、同向发力,切实守护学生心灵的港湾。
来源:三明日报(宁化记者站 赖全平 通讯员 温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