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研学实践教育的“三明样板”-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文明播报
打造研学实践教育的“三明样板”
[三明日报]         2023-10-19 11:02:00        字体显示:

  10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23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小学校外研学实践活动项目资金支持基地、营地名单,市综合实践学校是再次获得教育部资金支持的32个国家级营地之一,在加快研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最美的教育在路上。近年来,市综合实践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践行“立德启智,知行合一”理念,以创新发展为抓手,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文教融合,大胆探索研学实践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新模式,让更多莘莘学子徜徉于研与学的精彩中,在行走的课堂上读懂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合力共为

  夯实研学育人基石

  秋意渐浓,市综合实践学校四周,连绵的山、起伏的树,依然苍翠碧绿。

  作为教育部支持的首批20个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之一,市综合实践学校占地面积近300亩,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在开展学工、学农、学军、体能训练、素质拓展等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加快推动研学实践活动提质增效。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研学实践教育工作,在前期已投入1.67亿元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把学校研学楼项目建设纳入教育补短板项目、交钥匙工程,并每年核拨专项经费用于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市综合实践学校校长巫常清说。

  走进市综合实践学校,有新建的研学楼,a级厨房标准配置,可容纳1200人就餐的餐厅宽敞明亮,研学教室、研学讨论室等功能室配备齐全,为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硬件建设不断完善,研学实践活动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市教育局和市文旅局牵头,以市综合实践学校为龙头,整合全市实践基地、校外活动中心、研学基地等三大校外教育资源70多家理事单位,成立了“三明市校外教育研学联盟”,并签订联盟合约,共同做大研学实践“蛋糕”。

  “研学游”,目的是实现“研学优”。我市定期召开全市研学实践教育推进会、研学实践教育研讨会,举办全市研学实践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实地培训、研学体验、现场研学课程设计等活动,赋能研学育人课堂,全方位、多角度推进研学实践活动。

  投入有保障,设施更完善,管理更规范,为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用足资源

  打造精品研学课程

  研学实践活动一头连着课堂,一头连着自然与社会,如何做足特色、打响品牌?

  “我们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内容,认真编写研学手册和研学实践教育指南,主要目的是通过规范高效开展这项活动,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等6大核心素养,更好地承担起新时代校外教育活动的使命。”副校长陈岗说。

  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融入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全过程,才能更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标。市综合实践学校有的放矢,精心设计研学育人课程。

  翻开“万寿岩研学实践教育课程”,研学序言、研学目标、课程目标、学生核心素养链接等内容,满满当当21页纸,与一般旅行最大的区别,研学实践活动更注重“研”和“学”。

  以这次实践活动为例,探究人工石铺地面的秘密等四大主题,还分别设置了10个左右的小问题。学生们要事先在学校研学楼通过网络搜索、查阅资料等方式,根据研学课程查找、学习相关资料,思考课程设计问题,并做好研学前各项准备工作。

  学生们做足研学出发前功课后,线路设计至关重要。“三明红色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优越,人文资源独特。我们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联盟优势,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初步形成了红色、绿色等67个专题研学线路。”市综合实践学校教导处主任王彩光说。

  线路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王彩光说,在设计“清流林畲毛泽东旧居——清流革命历史纪念馆——天芳悦潭”这条线路时,最早的活动方案有在林畲烤地瓜这一环节,后来经过完善,把烤地瓜改为摘鲜花、寄哀思,更契合活动主题。

  “行走课堂”不能只局限在本地。市综合实践学校抢抓沪明对口合作机遇,精心设计“东方绿舟——中共一大纪念馆——钱学森图书馆——中国航海博物馆”线路。同时,研悟船政文化、追寻闽南之光、体验妈祖文化等一批线路,让更多孩子可以体验大千世界的精彩。

  打造精品研学基地,助力研学实践活动提档升级。目前我市已创建国家和省级研学基地(营地)20个,评选市级研学基地88个。

  “市综合实践学校研学实践活动与三明特色资源有机结合,有章可循,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为各地规范开展这项活动提供有益借鉴。”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邹晓芟说,目前双方正在汇编教材,争取这项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文教融合

  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们在研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10月9日至13日,沙县区第五中学八年级学生到市综合实践学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老师们带领下,学生们走了“三钢1958工业纪念馆——岩前忠山十八寨”和“朱子文化园——桂峰村”两条研学线路。

  “忠山十八寨和桂峰村的古建筑,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激发了我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建筑的浓厚兴趣。”八年级(3)班学生宁紫霖说,自己语文成绩最好,今后要扩大阅读面,多学习古建筑知识。

  文教融合,让孩子们投身看得见、摸得着的研学实践活动,不仅乐于学,也更善于学。

  在万寿岩遗址,学生们不仅现场感受远古先民的生存智慧,还大胆探究古人类生产生活工具、食物及周边动植物的多样性。回到研学楼,学生们还利用晚上时间开展课题研讨,兴味盎然。

  清流一中高二(12)班邹淑清同学,在泉州市洛江区第三实验小学参观珠绣、妆糕人、花灯等非遗项目后表示,通过了解非遗文化技艺,不仅要主动学习非遗文化,还要积极参与保护,让非遗文化广为流传。

  大到文物、古建筑、非遗文化,小到一花一木,社会大课堂永远有学不完的知识。

  “先拨开覆盖着非洲菊茎部的嫩绿叶片,用手指捏住茎部,向旁边轻轻一折,听到‘啪’的声响,花朵便被完好无损地采摘下来,不断散发着浓郁的香味。”沙县区六中八年级(12)班俞佑安同学,真切地回忆一次难忘的采摘经历。

  也许,参加一次研学实践活动,不一定就能得到什么,但会在孩子们心中埋下发芽的种子。

  6月5日至9日,三明一中和清流一中高二年段160名师生到上海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我第一次到上海,从动车站出来,坐在大巴车上,看着窗外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下就被震撼了,觉得人生就应该好好奋斗。”谈及上海研学实践经历,三明一中高三(12)班邹镇涛同学意犹未尽。

  踏着先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探访秀美山川、种下绿色梦想,品味历史人文、浸染古色书香……研学实践,除了拓视野、长知识,也是很好的安全、纪律教育课。

  在上海研学实践期间,带队老师反复交待,千万别乱碰流浪的小猫小狗。一位同学偷偷撸猫被抓伤,当即送医院打疫苗,耽误了整个团队行程。

  “平时说得口干舌燥,不如学生自己一次亲身经历。”三明一中高三(1)班班主任张倩宜说,一切活动皆课程,研学实践绝不是一次走走玩玩的旅游,可以有效引导孩子从书本走向自然、从课堂走向社会。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市综合实践学校将持续探索创新路径,拓宽育人渠道,为打造研学实践教育的“三明样板”注入新动能。 

来源:三明日报(记者  罗鸣灶)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