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珍本 见证集美学校大田岁月-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文明播报
抗战珍本 见证集美学校大田岁月
[三明日报]         2023-09-01 15:31:00        字体显示:

  ​“那年秋天,大田的校舍被敌机投了两个炸弹,宿舍炸毁,喘息甫定的职校,又不得不再度迁移到大田城外的玉田村去了……”

  近日,沙县区的收藏爱好者江剑飞费尽周折,收藏了一本1946年集美学校董会编印的书籍《抗战期中的集美学校》,抗战烽火中集美学校内迁办学、弦歌不辍的历程,书中历历在目。

  罕见抗战集美学校书籍

  8月13日,记者在江剑飞的居舍看到了这本书。这是一本牛皮纸封面的线装书籍,共24页,从外装到内页保存都较为完好,仅有少许虫蛀痕迹,封面右下角印有“中华民国卅五年五月  集美学校董会编印”字样。

  江剑飞热衷收藏本土文史方面的藏品。他说,《抗战期中的集美学校》一书发行量较少,目前仅仅发现这唯一一本,他花了数千元才从外地的一名藏家手中购得。同时购得的还有海外华侨寄给学校的汇票、学校使用的《高中英语读本》。

  由于年代久远,《抗战期中的集美学校》书页已经泛黄,尾页的边缘处微微上翘。轻轻一吹,尘埃飘散,书中的内容再次展现出来。首先便是《要目》,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战时集美学校的回顾及集美学校战时损失情形,第二部分是战时集美学校全貌,第三部分是九年来被炸损失、经费预算、教职人员、学生人数等统计表。

  内迁大田坚持办学

  “逢着我中华民族燃起了神圣抗战的烽火,这学校就在抗战中艰苦奋斗了九个年头,现在胜利,学校复原,谨借广播的机会,把八年来办理的情形,向海内外关心集美学校的人士,作一个简略的报告……” 书籍开篇,记录了1946年3月17日晚校董陈村牧在厦门广播电台播讲内容,对学校内迁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集美学校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独资创办,是当时东南规模最宏大,设备最完善的学校,也是闽南小学教育的摇篮。《战时集美学校全貌》中写到,集美学校是总名称,在战前包括有国学专门、师范、中学、女子师范、幼稚师范、试验乡村师范、水产航海、商业、农林、小学、女子小学、幼稚园等部,还附设有科学馆、图书馆、医院、储蓄银行、教育推广部等机关,可以说是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全的中等学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寇对厦门集美学村进行疯狂轰炸。尚忠楼、诵诗楼、居仁楼、崇俭楼、务本楼、电灯厂、食品部……《集美校舍及设备被炸损失表》章节记录,学校建筑和设施设备多数被炸毁。

  为保存国家文化血脉和闽南教育精华,确保师生安全,经请示陈嘉庚先生,集美学校内迁。书中描述:“七七抗战(1937年)发生,集美学校为避免敌人炮火轰炸,为对国家尽更大的贡献,奉命令迁移到安溪。到二八(1939年)年春天因为沿海局势一天比一天紧张,而且各校人数增加了很多,因此将水产航海、商业、农业三校移到大田城内,称职业学校。”

  为了迎接广大师生,大田民众将城内最好的办学地点腾出,提供给集美职校办学。1939年9月,日寇战机编队轰炸大田城,集美学校驻地被炸,图书、仪器损毁殆尽。“那年秋天,大田的校舍被敌机投了两个炸弹,宿舍炸毁,喘息甫定的职校,又不得不再度迁移到大田城外的玉田村去了。” 校董陈村牧在《战时集美学校的回顾》章节里写到。

  在乡贤的倡导之下,玉田村的乡亲紧急腾挪43座祖祠、民宅、庙宇,接纳了流离失所的集美师生。在大田父老乡亲的帮助下,集美职校师生边学习边抗战,创造了抗战烽火中弦歌不辍的教育奇迹,这里也被誉为“第二集美学村”、战时的福建“西南联大”。

  团结一心  救亡图存

  “迁移时期,学校所遇到的最严重而又最困难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尤其是自从太平洋战争发生,新加坡沦陷,学校的经济来源断绝……” 书中记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南洋华侨惨遭日寇迫害,企业停产、侨汇中断,集美职校教学极为艰难,学校靠接济、资助、捐款等,才勉强渡过难关。

  集美学校内迁期间,师生们团结一心,克服千难万险。学校仍然保有优秀的教师阵容,充实的设备,科学馆的仪器标本挂图药品也是应有尽有,仍然足供实验之用。“图书馆由原址迁出的藏书十余万册,分藏在安溪、大田、诗山图书室,而新出版的图书及中外报纸,也莫不尽力购置。水产航海职业学校的渔图、航海仪器、气象仪器、制图仪器海具及模型标本等一千多件,尤其珍贵。”

  集美水产航海职业学校是内迁大田的3所职业学校之一。抗战期间,这所学校是中国唯一没有停招的航海学校。迁到大田后,学校依然坚持严谨治学的一贯作风,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保持着战前“全国设备最完全的中等学校”的荣誉。

  抗战时期,学校也掀起从军报国的热潮。“虽然各校分离得那么远,各方的环境也各有其特殊性,而此种良好风气之保留,却是各校一致的。至于救国工作,尤其努力,如抗敌宣传、献金献机、从军运动,都有很好的成绩,得到各界多次的嘉奖。”

  当年,学生们响应校主陈嘉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号召,踊跃投笔从戎,仅1944年6月至1945年5月期间,3所职校就有202名师生投笔从戎、浴血疆场,成为闽中抗日救亡的生力军。

  光阴荏苒,岁月飞逝。泛黄而变脆的书页真实记录着集美学校弦歌不辍的迁移岁月,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也永远扎根在大田。 

  来源:三明日报(记者  吴文凯  文/图)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