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3年保持先进或标兵,23次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8次、集体三等功16次,中队党支部先后17次被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走进武警三明支队永安中队荣誉室,一块块奖牌见证了这支中队的辉煌足迹。这些金灿灿的荣誉背后,藏着一个传承90余载的建队密码。

一本红色家谱
武警三明支队永安中队诞生于1929年8月,1950年8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永安专区永安县大队城关中队,1953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永安大队……在荣誉室,一本“红色家谱”详细记录了中队的成长足迹。
永安是原中央苏区县、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东南抗战文化名城,红色底蕴深厚。而在这片红色热土,中队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在多次歼灭敌军战斗中不怕牺牲、屡建奇功,就此埋下了红色基因。
“‘红色家谱’是建队育人最生动的教材,也是培育官兵血性胆气最好的营养剂。”永安中队政治指导员许建峰告诉记者,中队先后经历了8次改编、1次换防、6次营房搬迁,虽然编制体制几经调整变化,但官兵们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红色基因始终没有变,担当重任、勇上一线的优良传统始终没有变。
2022年6月13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小陶镇中心发生内涝,20余名群众被困。永安中队出动10余名官兵,携带冲锋舟、救生绳、救生衣等救援装备,第一时间冒雨赶赴前往事发现场,参与抢险救援任务,成功解救受困群众。洪水退去后,官兵们顾不得疲惫,又拿起铁锹、扫帚,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投入清淤清障作业。
像这样服务地方人民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么多年来,永安中队带着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默默守护着永安一方百姓的平安和幸福。
每逢党团活动之际,永安中队都会组织官兵在荣誉室重温红色家谱,汲取前行力量。正是有着这股力量的指引,中队一路走来不断砥砺前行,先后获得全军、武警部队及省市表彰的集体荣誉172项,培养出了50余名师团职干部、100余名功臣模范和标兵典型。
一次入队仪式
今年8月15日,5名新兵加入了武警三明支队永安中队这个大家庭,他们在入队仪式上,各自领受了一张专属的“荣誉编号”卡片。对19岁的湖南籍新兵刘尚龙来说,这个“荣誉编号”让他感到光荣的同时,也激发了他在中队训练、做事的积极性。
“你只有给中队增添荣誉的义务,没有给中队抹黑的权力。”像刘尚龙一样,每年来到永安中队的新兵,都会接受这么一场特殊入队仪式的洗礼,领受专属的“荣誉编号”,并在荣誉雕塑前庄严宣誓,努力当好优秀标兵传人。
“‘202106’,这是中队授予我的专属编号,我将终生不忘。”至今,黄宇星仍对自己两年前的那场入队仪式记忆犹新。在接过荣誉编号的那一刻,他感到无比光荣,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2021年9月,19岁的黄宇星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选择了暂停学业,来到永安中队,开启了两年的军旅生涯。他记得自己初到中队时,综合体能较弱,400米跑、单杠、双杠等多项科目不达标。为了不拖后腿,他在每天的综合体能训练下了不少苦功。那一个月的他,双手磨出了厚茧,体重掉了10斤,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综合体能各项科目全部达标。
近两年来,因为常年训练,黄宇星的皮肤更黑了,但身体也更结实了,他还当上了中队的荣誉讲解员,今年5月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今年9月,黄宇星将结束服役,回到大学里继续完成学业,用另一种方式传承这支荣誉中队的血性与军魂。
“队魂:忠诚、传承、荣誉、永安”“队训:自信、自觉、自立、自强”“队风:精诚、精武、精细、精品”这些都被印在了每个官兵的“荣誉编号”卡片上,也刻进他们的基因里,将标兵荣光传承不止。
八本建设纲要
在中队按纲建队荣誉墙上,有序陈列着自1990年正式颁布以来的8个版本《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永安中队第14任政治指导员,现如今已是大队教导员的张隆淘感慨道:“无论《纲要》如何调整,中队始终将《纲要》作为建设的标准,当作抓经常、打基础的‘建队密码本’”。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么多年来,中队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是,“把落实《纲要》当日子过!”这已经成为每个官兵的日常共识,他们时时与新《纲要》对表,事事按新《纲要》落实。
每一周,中队都会制定一份新课表,对当周的军事训练、政治教育、早晚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密密麻麻的课表日程,是永安中队按纲抓建的一个缩影。
“中央军委最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提出了新时代基层建设应当坚持的标准,一是听党话、跟党走,二是能打仗、打胜仗,三是法纪严、风气正。我们中队目前正是按照这一标准,科学制定安排日常的训练和工作计划。”许建峰介绍。
在永安中队,大到执勤训练、后勤保障,小到一棵树苗、一块草皮,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官兵们认真做好每一件大事小事,坚持每天工作不欠账,落实制度不走样,有了问题不放过。
就这样,中队对照《纲要》找差距,依据条令量长短,抓好“日周月季”规范,自觉形成了“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等一系列好的建队传统,把“精诚、精武、精细、精品”根植到一茬茬的官兵血脉,铸就良好的思想觉悟、过硬的军事技能和正规的作风养成。
“把平凡的事做精彩,把简单的事做极致。我们将持续抓好精细化落实,不断提升部队按纲抓建的标准,让永安这块金字招牌继续闪光、继续发亮。”永安中队现任中队长苏焕农坦言。
来源:三明日报(永安记者站 陈莉莉 通讯员 吴炜轩 李玮鸿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