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城南小学:劳动教育从“足”开始-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未成年人
大田城南小学:劳动教育从“足”开始
[三明日报]         2023-08-03 10:39:00        字体显示:
  鞋垫,是勤劳、温暖、美好的象征。三明市大田县城南小学以此为基础,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形成了以“足”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办学思路,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品牌。

  2022年9月,大田县城南小学“缝纫社”入选福建省第四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2022年12月,城南小学以“足”文化获评三明市新时代特色项目学校。带着对“足”文化的好奇,记者走进城南小学。

  

  学生们在裁剪鞋垫模型 (来源:大田县融媒体中心)

  裁缝鞋垫崇尚劳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学校提出‘足’文化的基础,我们希望学生在文化熏陶下,逐渐树立起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大田县城南小学校长廖明嵩介绍,学校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实现“五育”并举、知行合一,营造“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的校园氛围。

  大田县城南小学位于城乡接合地带,占地面积7427平方米,现有33个班级,1400名学生,就读的学生大多是农民工子女。学校前身为大田县均溪福塘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小,有20多个班级,700多名学生。

  2019年8月,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升格为县直属小学,并更名为大田县城南小学。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师资力量也得到了补充和加强。

  如何因地制宜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享受到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资源?

  2020年3月,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作出了要求。

  在城南小学附近的工业园和居民区里,有不少中小型服装加工厂,许多学生家长都在厂里工作。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学生们在家无人照看会跟着家长去厂里,耳濡目染下,对缝纫技术及设备有一定了解。

  “我们从这些现有资源出发,提炼出‘足’(鞋垫)文化,打造‘1 4’育人模式,以劳动为支撑点,融德、智、体、美为一体的教育方向,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劳动实践。”廖明嵩介绍,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以缝纫社为基地,开足开齐省颁课程,让各学科融入学校“足”文化元素,统筹短期的劳动技能培训和长远的劳动精神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享受快乐学会感恩

  “大家把画好的鞋垫草稿临摹到布料上,再用剪刀剪下来,剪的时候要小心一些,不要伤到手……”3月2日下午5时,在缝纫社里,学生们按照社团老师初晨倩的指导,专注地制作着自己设计的鞋垫。

  2020年12月,城南小学成立了缝纫社,安排四年级和对手工制作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参加社团,以制作鞋垫延伸鞋垫艺术为主,从选材准备、制作布骨到剪裁打样、缝线完型,不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让“足”文化深入学生学习的每一阶段。

  “上学期,我趁着父母午休的时候,偷偷量了他们鞋垫的尺寸,为他们每人做了一双小爱心图案的鞋垫,他们收到后非常开心。”五年(2)班学生乐玉林开心地说,受在服装厂工作的母亲影响,她从小就对缝纫制作感兴趣,学会制作鞋垫后,经常向母亲请教缝纫小技巧,希望能学会制作更多喜欢的东西。

  缝纫社成立之初,学校里没有专业的教师,一些有经验的家长得知后,自愿当起了校外辅导员,通过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教学,教学生们制作出一双双精美的鞋垫。部分家长还把家里闲置的缝纫机捐赠给学校,为学生们创造了更多的实操机会。

  2022年9月,城南小学与大田县华峰集团耀锐服饰正式签订校企共建协议,挂牌“大田县城南小学劳动(缝纫)实践基地”,每学期安排四年级学生到工厂参观,实地了解石油是如何变成涤纶布料,体验服装制作的每个流程。同时,耀锐服饰也定期安排员工到缝纫社,指导学生们制作鞋垫。

  “在设计画图、动手制作等过程中,我始终鼓励孩子们放开去想象,不要被别人的想法所局限,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拓展思维。”初晨倩说,学生做出的第一双鞋垫送给了父母或者老师,在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时,无形之间强化了感恩教育。

  放飞想象行稳致远

  清早的教室,学生们书声琅琅,诵读有关“足”的字词诗篇;美术课上,老师带领孩子们放飞想象,画出形态各异的鞋垫模型;书法室里,“足”的文字历史演变和师生们的作品挂满墙面……

  大田县城南小学贯彻“五育”教育,在已有的基础上拓展了画足、写足、送足、读足、墨足、说足等内容。开展设计、征文、演讲、朗诵、讲故事等各种比赛,将“足”文化融入课堂内外,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除了校内的活动,每年我们还会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研学活动。”廖明嵩说,六年级的学生曾到屏山美人茶基地进行研学,亲身体验了采茶—摊青—摇青—揉捻的制茶过程,了解大田的茶文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合作能力。

  城南小学不断创新“足”文化教育方式,花费一年时间,组织学校老师开发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校本教材。校本分为传承篇、创作篇、制作篇、感恩篇、红色篇和校企合作篇等6个篇章,旨在让学生感受鞋垫制作工艺的演变,体验劳动的艰辛,升华孝道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从而实现“五育”并举、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教育,让学生们真正热爱劳动,培养良好的品德,知道做人做事只有‘足’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廖明嵩说,今后,学校还将继续开发《鞋垫制作》《鞋垫的艺术》《魅力数学》等课程,让劳动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

  来源:三明日报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