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三明法院发布特邀调解员制度、“法律骨干”培养计划、烈士纪念设施协同保护机制等多项司法拥军工作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司法拥军工作成效。
活动中,三明法院聘任了24名复退转业军人、军人军属担任法院特邀调解员,聘任期限3年。三明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特邀调解员将依托所在地区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老兵调解室、法官工作室等平台,深度参与诉源纠纷治理、诉讼案件调解、诉后答疑解惑等工作,成为全市法院深化“诉内维权”、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重要辅助力量。
“法律骨干”培养计划是三明法院持续深化“诉外服务”、支持部队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活动中,20名优秀官兵代表被纳入“法律骨干”培养计划。在2年培养期内,三明法院将采取导师培养、普法课堂、庭审观摩、模拟法庭、跟班学习、法考辅导等形式,重点培养一批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高素质军地两用型法治人才队伍,促进提升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会上,三明中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文旅局联合签署《关于加强烈士纪念设施司法协同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旨在建立烈士纪念设施协同保护机制,通过联合普法、风险联防、会商通报、多元解纷、惩治犯罪、传承精神等措施,进一步丰富司法拥军工作的内涵,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崇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关心烈属的良好风尚,切实将烈士纪念设施司法协同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来源:三明日报(记者 林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