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足球队的同学在展示足球运球技巧。(许琰 摄)
开展特色课程 健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阳光体育、大课间、八段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能大赛、特色模型比赛……三明市沙县区城三小学的孩子们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精彩。
劳动技能赛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技能的一个重要方式。今年城三小学的劳动技能赛暨全员趣味运动会设置了厨艺、洗晾、清扫、种植、创意等五个项目,还将犁地、插秧、浇水、打农药、收割水稻、运送粮食这些日常农事活动融入体育活动中,深受学生喜爱。
来源:三明市沙县区城三小学
学校体育教师罗先锟介绍,比赛活动的项目设置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校以赛促学,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之趣,体验劳动之美,在竞技中收获、成长,实现全面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大的动力。学校开设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特长,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还能让他们在学习中健康成长。”城三小学校长周丽婷说,学校持续推进“五育并举”教育综合改革,分年级、系统性、个性化,统筹开设了健体类、艺术类、三模类、综合实践类等60多项课程,拓宽课程覆盖面,供学生们自主选择。
近年来,学校陆续开展“开笔破蒙,行礼如泮”和“开笔承传统,足尖启未来”秋季开学典礼、“三牛耕春,犇向新学期”春季开学典礼、 “少年书声琅琅,火炬誓言铮铮”纪念少先队建队活动,以及十岁成长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队仪式等特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三明市沙县区城三小学
今年年初,在第二十三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无人机项目)福建赛区总决赛上,城三小学5位选手参加2个竞赛项目比赛 ,全部进入省决赛,张奕凯同学获得无人机第一视角飞行第一名。
城三小学是“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1992年起开设航空模型兴趣班,如今,学校推行三模课程。学校因地制宜建成了科技教育专用场所:航模室配备了多种专用器材和学生专用工作台等,用于学生开展模型制作;专门搭建了船模比赛专用水池和车模训练专用赛道,用于学生进行运动类模型的实际操作和比赛。学校还专门设置了一间科技教育成果综合陈列室。
孜孜不倦的追求让学校这一特色运动成绩斐然,近年来,学校在历届省、市科技三模各项比赛中仅团体第一名就获得了47次,学生个人在全国、省、市比赛中有652人次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关注身心健康 一切为了学生快乐成长
少年强则国强,体育最直接的功能是强健体魄。城三小学把体育工作作为推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突破口,不断深化学校的体育特色,开齐开足体育课,组织学生开展足球、羽毛球、篮球运动和大课间活动等,让孩子们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全员参与、自觉锻炼的习惯。
来源:三明市沙县区城三小学
“通过科学规划和训练,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城三小学副校长张爱珠介绍,学校在有限的校园空间内,设计出适合学校教学方法和学生年龄特点的运动课程,大课间活动时间,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在操场上运动,整个校园就变成了一幅流动的画。
为了建立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学校实施40分钟课堂有效教学,减轻学生们的课业负担,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半小时,每月一次无作业日,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动起来。
作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福建省足球示范校”,学校每个班级学生每周必须上好一节足球课,低年级以培养足球兴趣为主,中年级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渗透足球知识与初步运动技法,高年级培养学生足球技法与竞赛技术能力,形成了足球低、中、高的运动梯队。
来源:三明市沙县区城三小学
在10余位专职体育老师带领下,学校足球、田径、篮球、羽毛球等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足球队多次获得三明赛区小学生足球比赛第一名;田径队为国家、省、市少体校输送了95名体育苗子;篮球队连续六年获得沙县区比赛团体第一名,多次代表三明市参加省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