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的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村前金溪波光粼粼,四周青山郁郁葱葱,农户庭院干净整洁、公园广场花团锦簇、景观绿植错落有致、“福”元素随处可见……
走进村民邱彩立家,她正忙着制作擂茶,院子里的大圆桌坐满了游客,客厅里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2022年度“生态环保标兵户”牌匾。
“去年,我们家再次被评为‘生态环保标兵户’,我会倍加珍惜这个荣誉,带头爱护环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讲好‘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故事!”邱彩立乐呵呵地说。
勤劳致富星、遵纪守法星、社会道德星、生态环保星……在常口村,许多村民家门口都挂着“十星级文明户”“十星级单项典型示范户”牌匾。这项始创于1989年的活动,30多年来历久弥新,已成为将乐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
创星评户,引领新风
将乐建县于公元260年,因“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得名,是福建省最早建县的古县之一,文化底蕴厚重,是“闽学鼻祖”杨时的故里。
20世纪80年代,将乐县在全省率先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城乡文明程度。1985年5月,将乐县成为福建省首批两个省级文明县城之一。
1989年,将乐县“以城带乡、以乡促村”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进村入户,以高唐镇常口村为试点,组织开展以“创十星评十户”、创建“十星级文明村”为载体的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创十星”,是指在勤劳致富、爱国奉献、遵纪守法、优生优育、学用科技、学文重教、移风易俗、清洁卫生、家庭和睦、助人为乐等十个方面都达到标准的农户,授予“十星级文明户”称号;“评十户”,是从获得“十星级文明户”称号的农户中,再评选出十个单项典型示范户。创建“十星级文明村”指在经济发展、村财富有、计生达标、治安稳定、爱国奉献、科技兴村、崇文重教、移风易俗、村容整洁、党建加强等十个方面全部达标的建制村,即可评为“十星级文明村”。
“当时常口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没有一幢新房子,没有一盏会亮的路灯。村财十分薄弱,村里连写标语用的笔和纸,都要在供销社赊账。”常口村原党支部书记、高唐镇宣传委员张林顺说,“村里希望以‘创十星评十户’活动为契机,解决村里环境脏、乱、差问题,通过评先进、树典型、扬正气的方式,调动全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村民遵纪守法、勤劳致富,把村子建设得更美好。”
“创十星评十户”评选指标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家家户户经过努力后都可以达到。活动推出后,深受常口村干部群众的欢迎,形成了“争星创星,以星为荣”的良好氛围。
随着活动扎实推进,“创十星评十户”取得了显著成效,常口村出现了“四多四少”:孝老爱亲的多了,家庭不和的少了;互助关爱的多了,邻里闹纠纷的少了;热心公益事业的多了,无理取闹的少了;健康娱乐的多了,赌博滋事的少了。
1997年4月11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常口村调研时对“创十星评十户”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活动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起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希望进一步总结经验,抓出成效。
多年来,常口村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不断总结提升、丰富内涵,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新型农民,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稳定。常口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来自常口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张林顺向总书记汇报了这些年村里的巨大变化,专门提到了村里持续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的成效,总书记认真听讲,不时与张林顺互动,还请他转达对乡亲们的问候。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今天的常口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画好“山水画”、念好“发展经”、奏好“文明曲”,村民们在绿水青山间收获着满满的幸福。
“星星”入户,光荣到家
从常口村新村部往常兴湖公园方向走,道路两旁的宣传栏张贴着本年度十个单项典型示范户的照片和事迹,村民们形象地把这段路称为“明星大道”。
在常口村,每年十个单项典型示范户是当之无愧的“明星”,每家每户经过努力也都有希望当上“明星”。
村民黄清财担任过村外聘干部,现在村中一家企业上班。无论做什么工作,他总是尽职尽责、公私分明。他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村民家中有事,他主动前往帮忙。邻里之间有小矛盾,他积极帮助化解。村里的脐橙园靠近省道,一些人路过时会随意采摘,他看到后总是第一时间上前劝导,保全村集体和企业的利益。2022年,黄清财被评为“遵纪守法模范户”。
“移风易俗先进户”孙桂英,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配合村里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带动村民参加文艺活动,引导大家崇尚科学,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
“勤劳致富尖子户”廖金禄身残志坚,用辛勤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生活,不仅翻建了村里自家的老房子,还在县城购买了新房,为乡亲们树立了一个勤劳致富、乐观向上的榜样。
单项典型示范户也格外珍视这块牌匾。“这是荣誉的象征,我被评上了,就一定会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在村里带个好头。”黄清财说。
为确保“创十星评十户”评选公开、公平、公正,常口村建章立制、规范流程,农户参评,创评小组对照村规进行认真审查,对违反村规的农户一票否决。评选过程中,严格按照农户自评认星、村民小组互议评星、创评小组审星、公示评选名单等程序进行。待无异议后,在村务公开栏内张榜公布评选结果。在此基础上,评选出十个单项典型示范户,年底召开表彰大会,授予九游会俱乐部的荣誉证书。
随着时代的发展,常口村“创十星评十户”活动也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评选重点和标准,如:将“学用科技星”并入“学文重教星”,将“卫生健康星”替代“优生优育星”。年轻人在外面工作的多,村里就利用春节期间,开展文艺晚会、体育竞技、猜谜游园等文体活动,增进大家的感情,全年营造对标争先的良好氛围。
2022年,常口村246户农户100%参与“创十星评十户”活动,其中227户获评“十星级文明户”,占总户数92%。
“通过‘创十星评十户’活动,我们让村民真切地感受到创星评户活动就是做好身边的事,把大家凝聚到勤劳致富、建设乡村中来,大家争做文明户、争创文明村,形成健康向上、和谐淳朴的民风乡风。”常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邓万富说。
载文明而驰,沐清风前行。2022年,常口村集体收入185万元,是1997年的40多倍;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是1997年的10多倍。1000多人口的村庄,培养出了大专以上学历人才148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6人。30多年来,常口村社会治安良好,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群体事件。
久久为功,花开满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30多年来,将乐县持续深化常口村“创十星评十户”活动经验,提升拓展创评内涵外延,使之成为破解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移风易俗、土地流转、房屋拆迁等难题的重要法宝,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保持常抓常新、充满活力的良好状态。
图片4月27日,将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讲员连春宇在常口村开展共学共话《习近平走进百姓家》宣讲活动。
进入新时代,将乐县发扬“二次创业”精神,推动“创十星评十户”活动提档进位,把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融入创评活动,使创评活动更具时代内涵,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助力乡村善治、助推乡村振兴。
一方面,将乐县梳理整合当前农村各类创建品牌,以“星级文明户”为主创品牌,将涉及农村群众的各类先进评选,如“文明家庭”“平安家庭”“最美家庭”“绿色家庭”等,要求必须从“星级文明户”中产生,提升“星级文明户”品牌的含金量。同时,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全县精神文明创建管理,加大正向激励力度。
另一方面,强化创评成果运用,让“星级文明户”政治上有待遇、经济上有实惠。各村在村部宣传栏设置“十星级文明户”芳名榜,年底由乡镇、村干部带锣鼓队上门授牌;每年邀请若干单项典型示范户参加全县新春茶话会;县书法协会组织书法家为单项典型示范户写春联,镇村领导上门帮助张贴;村里举行舞龙灯活动时,队伍在单项典型示范户门前多停留1分钟;在乡镇举办的文艺活动上,由乡镇领导为单项典型示范户佩戴大红花、颁发九游会俱乐部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在入党入团、入伍入学、信用贷款、技术培训、医疗体检等方面对“星级文明户”开辟“绿色通道”。
2022年,将乐县“创十星评十户”农户参评率达93.7%,评选出八星级以上文明户26850户,“十星级单项典型示范户”1360户,文明村镇比例达69.5%,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数量居三明市前列。
“广大‘星级文明户’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积极参与乡村管理,成为行走的‘文明公约’,有力激发了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正能量,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在基层走深走实。”将乐县委文明办主任熊玉林表示。
田野沐新风,焕发新气象。2020年至2022年,将乐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8%;全县农村治安案件、农村人口犯罪率逐年下降。如今的将乐,处处呈现出比增收致富、比邻里互助、比庭院美化、比诚信守法、比移风易俗、比生态环保的新风尚,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劲拂城乡大地,新时代和美画卷正在这块“乐民沃土”上徐徐展开。
来源:《海峡通讯》202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