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6月26日《文明》版《送清凉暖人心》的报道,犹如酷暑里的一股清风,给人们以清凉和欣慰。
入夏以来,连续多日“热”情高涨。炎炎烈日下,许多人坚守岗位,用辛勤汗水保障着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环卫工人冒着高温挥汗如雨,让城市保持整洁美丽;交通警察在酷暑中指挥车辆通行,让道路交通安全通畅;外卖骑手、快递小哥迎着热浪穿梭在大街小巷,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等等。
坚守,源于责任和担当。他们冒着高温,挥洒汗水,奋战在户外一线。他们的辛勤付出,是城市安全稳定运转的重要支撑,为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贡献了力量。他们的付出让人感动、令人敬佩。
高温无情,如何给一线户外劳动者送上更多的关爱,提供更好保障?人们欣喜地看到,在城区大街小巷设立了不少“爱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凉茶,开展“夏日送清凉”公益活动,捐赠防暑物资……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为高温下的劳动者提供贴心的呵护、到位的保障,体现了对户外劳动者的尊重和关爱。
“爱心驿站”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 “爱心驿站”根据户外劳动者的实际需要,提供一些辅助服务,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解决他们的“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让户外劳动者工作更加便利、生活更有保障,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尊严感。
“爱心驿站”让城市更有亲情。设立并办好“爱心驿站”,彰显人文关怀,体现了社会对劳动者的关心。细微处见真情,爱心驿站传递的是一种友爱、一种尊重,也使得整个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日前,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工会督促用人单位合理布局生产现场,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高温作业休息场所,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应对高温天气,从来不是个人的事,更需要用人单位和监管部门承担起相应责任。用心用情建好办好“爱心驿站”等服务平台,不仅能让户外劳动者更好融入城市,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而且能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对户外劳动者的尊重和爱护意识,让更多人乐于加入,让这些行业变得更有活力。
来源:三明日报(扬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