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守艺50载 小竹篮里盛光阴-九游会俱乐部

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九游会俱乐部-九游会网址j9 > 文明播报
匠心守艺50载 小竹篮里盛光阴
[三明日报]         2023-06-25 15:35:00        字体显示:

  6月18日,走进泰宁县杉城镇民主村王细仂家中,一眼看到客厅木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竹编果篮、食盒、首饰盒、挂画……在阳光照耀下,食盒盖面上反光的大公鸡栩栩如生。

  “食盒的技术难点是盖面的公鸡,公鸡不是画上去的,而是用刷了黑漆的竹篾与普通竹篾在盖面上直接拼出的图案,十分费工夫,做一个食盒耗工两个月,其中盖面用时最多。竹制品柔软且富有韧性,薄薄的一层清漆大幅度提升器物的耐腐蚀性。”王细仂骄傲地说,他的食盒与竹筐可以用三代人。

  坚守编制技艺

  50多年的技艺经验,王细仂对竹编的每一个制作步骤,都了然于胸。经选竹、破竹、泡竹、破篾、起篾、划篾、盘篾踏底子、分篾、编织、染篾、烘烤、防霉蛀等多道工序精工细作,才能打造出一件完整的竹编制品。

  “我15岁开始学竹编,今年69岁了,手艺是跟着从浙江来泰宁的生产队老师傅学的,那时候竹编这门手艺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后来大家使用竹制品越来越少了,这门手艺渐渐没落了,但我一直觉得丢掉传统手艺是很可惜的,所以一直没放弃。”王细仂说。

  泰宁盛产的翠竹高耸挺拔,材质坚韧,不易开裂,破篾性能好,非常适宜做竹编。在泰宁这座小城,用竹条篾片做成的生活用具和观赏陈设品,明清时期就非常盛行。民间竹编凉席、凉枕、扇、箩、篮、畚箕等生活用品,在20世纪深受人们喜爱,应用广泛。

  随着工业的发展,机械化高效率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手工制作,在机器上输入程序就能生产竹制品。可王细仂认为,机器能复制的只是技术,算不上竹编,更算不上工艺,编织者必须深入构思,发挥想象力,灵活多样,只有手、脑并用才能编制出好的作品。

  老手艺追赶新时代

  “一个食盒的好坏除了看盖面的精细,还讲究盖面与托盘的严丝合缝。古老手艺没有精确的计算,好的匠人,靠着几十年的技艺,才能做到二者紧密地贴合。”几十年的竹编生涯,让王细仂手上的竹编呈现形式慢慢地变化,品类已经不局限于背篓、箩筐等日常用品,而是向精致、优雅的工艺品靠近。

王细仂(左)向游客介绍竹编作品

  在不断精进技艺的同时,他钻研出许多实用与美观兼备的、精致优雅的微型工艺品。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作品,王细仂还会做一些如首饰盒、挂画等“新竹编”,加上流行元素的竹编制品,让这个老手艺在传统的厚重上,添增了不少时尚与活力。

  然而,不管怎样创新,传统竹编工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仍然备受考验。懂它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少有人肯学,竹编技艺后继乏人。

  “这门手艺学来不易,经历了这么多年,像是老朋友一样,自己也舍不得把它丢了。现在我老了,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传承下去,这是一种文化精神。”

  竹编艺术受瞩目

  当下,竹编已经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传统手工作品走向艺术高度,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这些年来,泰宁县对传统文化和工艺的发掘保护日益重视。2015年,县里举办“寻找最美非遗守望者”和“最受群众喜爱的非遗项目”活动,王细仂师傅竹篾编制项目榜上有名。

  “在县文化馆的支持下,我的老宝贝们登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经相关部门的协助,王细仂受邀在永安天斗山景区、安徽黄山景区、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第十四届海峡两岸(三明)林博会上展示竹编技艺;2022年8月被评为泰宁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年11月被评为三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项目“竹编技艺(泰宁)”。

  竹编艺术在非遗世界里绽放异彩,也搭上了泰宁“旅游车”。王细仂的竹编作品在泰宁非遗博物苑里展出,还经常现场进行编制,很多游客见识到王细仂高超的技艺,不惜花重金向他定制专属竹编工艺品。在县城其他景区,这一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也成了热门紧俏的旅游商品。

各种精致的竹编盒

  为了让竹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2021年泰宁县新桥乡中心小学打造起特色“竹文化”,开发校竹编手工艺校本课程,邀请了王细仂到校教学竹编技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增强学生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最为珍贵的是言传身教,除了编制手法的学习外,还有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态度,指尖上的技艺代代相传,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的发展。”王细仂说。

  手中虽是方寸,方寸里自有乾坤。王细仂坚守着的是技艺,更加期望延续工匠精神。

  来源:三明日报(泰宁记者站  刘清香  熊明欢  通讯员  李雅萱  文/图)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九游会网址j9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