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新青年》版,刊发《大山深处的“90后”女支书》一文,报道今年26岁的朱彬滨大学毕业后,放弃考研和在城里就业机会,毅然报名参加了离宁化县城58公里、海拔700多米的偏远高山村延祥村干部竞选,2021年10月起,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主任。别人大学毕业后往城里跑,她却往山里钻?面对朱彬滨的选择,很多人不解,她却认为,农村需要改变,需要新生力量。要用自己专业优势,为家乡的发展尽点力。读后,对朱彬滨勇于“自找苦吃”的行为肃然起敬。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青年人要勇于“自找苦吃”,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青年人提出的殷切期望。
勇于“自找苦吃”,彰显着以苦为乐、以奋斗为乐的气概胆魄。“自找苦吃”就是要勇挑重担,勇于实践。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扶贫、治安,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更是难得的“体验课”。朱彬滨怀着对农村、对家乡的深厚感情,选择“自找苦吃”,扎根乡村。她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耐得住性子,忍得住困苦,以心交心,带着感情,俯下身子做实事,争做一名群众满意的好后生。经历过摔打、挫折、考验,才能有真正的收获。只有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次“烫手山芋”,才可能日后举重若轻、闲庭信步。
勇于“自找苦吃”,要有踏实务实的实践品格。所谓经风雨、见世面,就是要直面各类困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扎根于情况复杂的基层,进而锻造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的品格。朱彬滨正是如此,她返乡竞选村支书,带领乡亲在撂荒地上种植艾草,千方百计建设美丽古村落等,在实践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培养科学的思维,找出正确的办法。同时,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出宽广的胸怀、长远的眼光、坚定的意志。
从朱彬滨的故事里我们看到,对于青年人来说,当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勇于、善于“自找苦吃”,坚定“敢吃苦”的信念、锻造“能吃苦”的意志、练就“战胜苦”的本领,才能在火热实践中书写无悔青春。
来源:三明日报(扬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