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说唱、情景剧、交流论坛……6月2日,一场内容丰富的安全文化大餐拉开了我市“安全生产月”的序幕。依托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宣传周等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这是市应急管理局扎实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积极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质效的缩影。
一年来,市应急管理局持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制定《三明市乡镇(街道)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规范化实施方案》,在尤溪县洋中镇、将乐县白莲镇等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做法,打造标准化、规范化模式进行复制推广。将监管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创立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网格督导员制度,在全市141个乡镇(街道)设三级督导员5300余名,推动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向精细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肯定该项工作,并下文全省推广。
以系统思维抓好源头管理。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明确责任单位、管控措施,建立警示教育学习“一季一班”机制,通过组织观看教育视频、事故现场警示等形式,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开展安全文化培育,实施“五个一百”应急保障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活动,切实增强全民安全意识。
坚决遏制增量消减存量。强化科技支撑,建成防汛应急综合指挥平台(一期)和三明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了安全生产、森林防火和防汛等工作的线上统一指挥调度。推行市县党政领导挂钩整改红色隐患制度,累计整改572项红色隐患。持续对7大重点领域、22个重点专项风险隐患开展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持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完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发展各类应急救援队伍306支,两支救援队被列入首批省级应急救援队伍。修订《三明市突发事件总体预案》《三明市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预案,开展各类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全市共有62个社区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来源:三明日报(陈睿 余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