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窗口,是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群众的第一线,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节点。三明生态新城政务服务大厅揭牌启用以来,通过不断打造完善“小窗口”,做好便民利企的“大服务”,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确保办事群众“不多跑、不白跑”。运行至今一月有余,三明生态新城政务服务大厅能提供哪些便民服务?市民的体验如何?记者展开了调查。
便民服务“零距离”
走进三明生态新城政务服务大厅,宽敞明亮的空间、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倍感舒适,人性化的设置、便民的服务,让前来办事的群众纷纷点赞。
“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做事细致认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企业负责人郭铭禅感慨地说。5月9日,郭铭禅来到生态新城政务服务大厅咨询经营变更事项,由于企业变更材料较多,且公章、法人皆不在本地,工作人员化繁为简,将所需材料及操作步骤整理成清单,细心标出需要签字的地方,避免郭铭禅“来回跑、多头跑”。
郭铭禅的经历并非个例。三明生态新城政务服务大厅秉持“倾情服务、马上就办”的政务服务准则,努力扮演好“店小二”的角色,遇到棘手难题,各部门协同配合,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面对复杂情况,帮助群众梳理材料,查缺补漏,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跑动次数。
据了解,生态新城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了企业开办、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公积金办理、市政公用服务等5类综合服务专区,首批共有15个部门单位进驻,可受理、审批721项政务服务事项。
“现在方便多了,带齐证件就能在家门口享受窗口一站式办理服务。”前来办事的陈道尔惊喜地说,他在附近楼盘买了一套商品房,本以为手续要到市行政服务中心或不动产中心才能办结,没想到就近就能办好,省下了大把在路上的时间。
简化不动产登记手续是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缩影之一。近年来,我市通过积极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邮寄办、智能办“五办工作法”,设立“办不成事”反映专窗,创新公积金“一窗式”同厅联办,全面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等方式,不断提升审批服务质效,将“放管服”改革工作向纵深推进。
周六服务“不打烊”
即使是周六,三明生态新城政务服务大厅各个服务窗口照常上班。

星期六上午的生态新城政务服务大厅
“我平时要上班,只有周末有空,以前要请假来办业务,现在休息日也能办,这好事真是办到群众心坎上了”。5月13日,来到生态新城政务服务大厅办理营业执照业务的刘梓涵,对周六“不打烊”服务好评不断。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为满足群众办事“多元化需求”,解决办事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休息时间没处办事”的服务盲点,三明生态新城政务服务大厅开展周六“不打烊”便民服务,每项业务均有工作人员在岗,确保服务不减、标准不降。
“只要您有需要,我必全力以赴”是生态新城政务服务大厅工作宗旨。周六这里的工作量并不会比平时低,甚至有些房地产开发商咨询业务后,会将整个办事团队带到服务大厅,与不动产登记窗口的工作人员进行“多对一”探讨,寻求最优的解决之道。
民生无小事,件件映初心。运行一个月以来,生态新城政务服务大厅共接待办事群众200余人次,办理各类政务、咨询事项13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来源:三明日报(记者 陈登达 通讯员 朱晨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