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泰宁县朱口镇黄厝村党支部书记黄行辉在田间地头详细了解因暴雨受灾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村民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黄行辉今年36岁。早年在厦门、南平邵武两地打拼,先后成立了厦门市雅乐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邵武盛兴物流有限公司。在公司发展势头正好的时候,他选择返乡创业。在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黄行辉高票当选为朱口镇黄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人才回引 引出“领头雁”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泰宁县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坚持育好“头雁”,建立常态化乡贤回引机制及人才储备信息库,回引了一批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大学生等人才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并培养进入村两委班子,切实把在外乡贤力量凝聚成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黄行辉就是这拨返乡热潮中的“领头雁”。在朱口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在朱口龙湖工业园区成立了泰宁县福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盖起了标准化厂房、办公楼,招聘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打造一支具有学习力、知识化、专业化的团队。同时吸纳30余名周边村组较困难的村民进厂务工,为他们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黄厝村秋冬季节降水稀少农田干旱,部分村小组缺少生活用水,村委会多方筹措仍有部分资金缺口。黄行辉得知后,主动联系村委会,捐资修建共计800米长的拦水坝,缓解了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及1000亩农田的缺水问题。
返乡创业的成功,以及对村里事务的热心,让黄行辉得到了村民的信任,也获得了镇党委政府的认可。
黄厝村口有座进村桥,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黄行辉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取资金重搭新桥,但这一举动却遭到村里老人的反对,认为桥是风水,拆了会坏了村里的风水。
面对这一情况,黄行辉多次前往村民家中进行沟通,“这座桥是我们村的必经路,如果出现意外,不管是谁,我想都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为了大家的安全,这桥必须重建!”在黄行辉及村干部的努力下,最终获得了村民们的支持。
为民解忧 村民发展有信心
黄厝村由于地缘因素,经济产业仍然较为落后,村级“造血”功能不足。
为了改变落后现状,黄行辉带领村两委干部走访村里的每家每户,与村民分析黄厝村的家境,盘算黄厝村的家底。最终决定推行“党建 村企共建”模式,充分利用科荟种业有限公司的制种技术,对村民进行制种培训,带动村民扩大种植、制种规模,发展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推广种植茶树、烟叶,发展茶籽油加工,走出一条致富路。
“今年,有望带动村民每户增收1万元至2万元。”黄行辉自豪地说,“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就要先搞好基础设施,接下来马上就开始2000亩的高标准农田提升,还争取了170万元进行1.6公里的道路硬化及护坡项目,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为乡村振兴添新军。”
来源:三明日报(泰宁记者站 熊明欢 李少兰 通讯员 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