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梅仙镇的半山村是远近闻名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里不仅村容整洁、环境秀丽,还拥有淳朴的民风和独具特色的古建筑文化。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正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走深走实。

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
为什么要抓文化?对这个问题,村党支部书记林上斗有自己的体会。2015年,他接手的半山村还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垃圾村”、“赌博村”。村里环境比较差,总有村民往外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林上斗靠党建引领并发动群众,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同时,他还推动半山村引入了百香果的种植产业,希望能以此带领广大村民致富。然而,个别农户以次充好,导致整个村子的百香果产业口碑急剧下滑,很多农户都赔了钱。这一教训坚定了林上斗下更大力气为村里改风气、强德治的决心。于是,“诚实为人、诚信做事、诚心相待”的“三诚”文化新风在村里吹响了。
“你不诚信就是自己砸自己饭碗,你就失去了市场的信任。”“我们就是要靠‘三诚’文化吃饭的。”林上斗以最通俗的方式打开沟通的阀门,并通过开展评选“半山好人”和以邻里和谐为主题的“半山夜话”将诚信、明理的风尚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加上广大村民自觉行动,半山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已逐步显现,村里不仅杜绝了聚众赌博、乱丢垃圾等陋习,而且构建起了邻里和睦、村民互帮互助的新风尚。
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发动群众,紧抓思想道德建设,还需不断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埋下种子。受林上斗书记的热情邀请,二胡演奏家洪纬和青年舞蹈家周青这对艺术家夫妻决定扎根半山村。“2020年,我们从杭州来到这里,这里淳朴的民风和特色古建筑文化,吸引我们留下来。”周青回忆道。据周青介绍,她和丈夫组建的新知青艺社,吸引了全国各地千余名高校大学生、青年艺术家来到乡村,以艺术和美育教育为抓手,通过乡村志愿服务活动振兴乡村文化。
最近,周青、洪纬正忙着带领青年志愿者进行线上直播,分享乡村生活。周青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将打造大学生在乡村创业的孵化基地,并将半山村的发展模式推广到更多乡村,打造未来青年人的“第二家园”。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最大的受益者是生活在乡村的每一位村民。正是在文化人才的引领下,村庄有了不一样的“精气神”。
“这几年我们村里变化大,经常有人特意从远处赶到这里来看我划竹排、唱山歌。我还加入了县里的山歌协会,喜欢听我唱歌的人越来越多了。”半山村村民、竹排管理员林上树讲起自己唱山歌的经历,充满了喜悦和自豪。“过去上赌场,现在上舞场。”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正随着乡村的文化振兴变得更加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也随之变得更加丰盈。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马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