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
据说,世界教科文组织设立读书日的建议最先由西班牙提出,其灵感来自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
与西班牙动人传说相比,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崇尚读书、尊重知识的传统,从古至今,不同职业和不同阶层的人,在喜爱读书、热爱学习上取得了超越时空的共识,对“腹有诗书气自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开卷有益的“好处”,更是铭记于心、付诸于行。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驰骋在思想的疆场,从书中开阔了眼界,感受到文字的无穷力量……正因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人们时常将它作为最珍贵、最心爱的礼物馈赠给亲朋好友,以纯洁友谊,增进情感。
其实,送书、赠书之事,自古就有。比如,汉朝开国功臣张良有受《太公兵法》之说;《三国演义》里神医华佗有著医书给看押他的狱卒之说;《西游记》里如来佛祖有佛经赠予唐僧之说等等。由于古时候的书籍没有现在携带这么方便,以题诗赋文取代赠书颇为盛行,像李白赠诗于汪伦,成为千古佳话,传颂至今。
如今,建设书香社会,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已蔚然成风。送书、捐书、赠书等,更受人推崇备至。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视书为珍贵礼物,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共识,成为我们维系亲情友情的桥梁纽带。孩子过生日,妻子会精心挑选一本儿童读物作为礼物;参加亲友子女的生日宴、升学宴,我们从不忘带上一套精美的图书相赠,以示美好祝愿;走访探望结对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工具书到人文书籍,我们样样准备充足。因为我们知道,只有阅读,才能让孩子们摆脱精神的贫困,依靠智慧与勤劳打开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
又是一年读书日,让我们把天天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送书成为一种新风尚。
来源:三明日报(马晓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