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万物生机勃发。走进建宁县各所学校,随处可见优美的校园环境,活力四射的活动场景。
温馨的校园环境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养分。近年来,建宁县围绕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要求,对全县温馨校园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推广“真爱6+1”留守儿童帮扶模式,落实“雏燕”关爱行动等各项措施,推进温馨校园建设提质扩面增效,实现温馨校园全覆盖。
真爱家园,连接你我
既能和父母打电话、通视频,又能阅读各类书籍,还能过集体生日……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可以拥有如此多功能。4月3日,记者来到建宁县里心中心小学,实地探访了学校的亲情室。
“结合县里开展的温馨校园提质扩面增效工作,我校实施了‘真爱家园’计划,建立了‘五室’,即亲情室、图书室、阅览室、卫生室、心理健康咨询室。同时,还建设了开水房、洗衣房、洗澡房‘三房’,在设施上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温暖。”校长饶庆祥介绍,是学校根据实际,把亲情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功能融合在一起打造成“升级版亲情室”,除了这些功能外,这里还可以为留守儿童举办一些活动,比如过集体生日和一些公益服务项目等。
今年13岁的王卿是学校六年级(1)班学生,父母在异地务工生活,上课时间住在学校里。“每周我都会在学校的亲情室里和爸爸妈妈视频聊天,或者打电话,和他们保持联系。”王卿笑着对我们说。

在这所学校,成绩好的优秀留守儿童还可以参加福建省致公学校举办的夏令营活动。去年暑假,王卿就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
学校为参营的孩子们安排了丰富多彩、学玩并重的内容,既有传统文化的学习熏陶,也有前沿科技的体验互动,还有多项德智体美趣味项目的交流学习。
“夏令营活动很难忘,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发展,也了解到了团结与协作,在收获满满的旅程中体会到了爱与感恩。”王卿说。
饶庆祥说,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家庭般温暖的“真爱家园”,是学校的责任。留守儿童的性格往往比较内向,老师经常在亲情室与他们互动,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学校给他们的温暖,从而打开心扉。
结对帮扶,启志启智
“课后时间,何老师经常和我在一起,给我辅导作业,还会带着我和爸爸妈妈视频聊天。”伊家中心小学六年级(2)班学生张佳汇说。
今年13岁的张佳汇是伊家乡伊家村人,父母常年在广东务工。平时,张佳汇在学校寄宿,周末回去和外公外婆生活。佳汇所说的何老师,是她的帮扶老师何爱珍,同时也是她的班主任、语文老师。
“去年9月,张佳汇同学从广东转学到我们学校,在帮扶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学习成绩明显进步了,性格也开朗了。”校长史运平说。
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是伊家中心小学实施“红烛暖心”计划,加强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和帮扶指导的一个剪影。

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建立了“1 n”师生帮扶和“1 1”同伴帮扶关系,由校务成员和党员老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每名老师帮扶2至3名学生,1名成绩好的同学帮扶1名留守儿童。建立“课后谈心”制度,实行行政班子、老师陪餐等常态化活动,每季度组织留守儿童开展生日庆祝活动,结对子老师亲自参加,并送上祝福语。
“定期家访、心理辅导、送教上门、优先提供课后延时服务等,让孩子们的心里暖暖的。”史运平说,用心陪伴孩子,对他们成长帮助最大,通过结对帮扶,孩子们更阳光、更自信了,成绩也就更好了。
一校一品,整县推进
走进建宁县第三中学,学生们在课后自由时间内散步、追逐,明黄色的校服在阳光下闪动,一片欢乐的景象。
“青春期的孩子,看起来大多是阳光的,但心里又有各种烦恼、无法消解的情绪,学校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要给他们家庭般的温暖。”校长杨龙明说,“特别是离异家庭子女,需要特别关注和关爱。”
近年来,建宁三中开展“同心护航1 n”特殊学生关爱活动,对父母离异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学校的支持下,去年9月开学后,建宁县启航社工幸福种子儿童能力发展计划走进校园,针对23名离异家庭学生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主题教育活动,其中8次面向学生,2次面向家长。
“这套课程经过二十几组实践检验,89%的学生在情绪状态、自我状态和人际关系方面有所改善,43%的学生有较大进步。”启航社工理事长卢小群介绍,“同心护航1 n”中的“1”,是指以后要常态化开展,“n”是指借政协委员护航、法治护航、党员护航等各类帮扶活动,目前正在陆续开展。前不久,就有24名政协委员和12名学生完成了结对帮扶。
“同心护航1 n”特殊学生关爱活动,是建宁县第三中学让学生在校园内感到温馨温暖的重要举措。在建宁县,通过打造“一校一品”,让孩子们沐浴在阳光下的实例还有很多。
客坊中心小学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总结出“真爱6 1”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模式,“6”指晓真情、绘真景、系真爱、懂真规、吐真言、育真人,“1”是指掌握一项体育艺术技能。在“双减”背景下,学校还结合“体艺2 1”工作,依托课后服务,开展音乐、书法、棋类、剪纸等“乡村复兴少年宫”兴趣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孩子们的幸福指数。
“我们依托每个学校的本土资源和特色,在全县范围内扎实推进温馨校园建设提质扩面增效,打造‘一校一品’,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又可以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学生。”建宁县教育局负责人徐铨说,目前,伊家中心小学开展“暖心6 2”工程,闽江源幼儿园开展“润芽暖心”工程,均口中心小学开展“把爱带回家”工程等,一项项温暖的举措让闽江源头处处绽放出温馨校园之花。
来源:三明日报(建宁记者站 曾程 通讯员 余希 谢新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