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承载着人们对故人的缅怀追思。三明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是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是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在闽西的阔土上,洒满了革命先烈的汗水和鲜血。
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红色力量,市委文明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行动部署,结合“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清明主题,于3月开展“百园千校清明祭英烈”活动,组织全市师生通过网上祭扫英烈、到烈士陵园擦拭一遍墓碑、敬献一束鲜花、进行一次描金描红、重温入队(入团)誓词、写一张寄语卡片、讲述先烈故事等方式致敬英烈,牢记和弘扬革命先烈精神,在烈士事迹的熏陶、感染和启发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弘扬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聚焦主线 树德育人
思想铸魂,头雁领航。三明市紧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重加强红色主题教育,推动各类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深入校园,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信念教育。

“弘扬英烈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暨“百园千校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场
4月4日,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关工委在三元区第二实验学校联合举办2023年“弘扬英烈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暨“百园千校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话剧《孙兰英》、舞蹈《战地红花》和诗朗诵《致先辈》等节目,向英烈表达崇敬之心、感念之情、传承之志,在致敬英烈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意志。
三明市全面铺开“百园千校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市各级各校共举办相关活动1200余场次,21万余人次学生参与其中。创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快板曲艺、木偶戏、山歌、短视频等文艺作品449个,以创新形式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以小手拉动大手,用童心凝结红心。明溪县实验幼儿园发动学生家长和孩子共同品读三明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带领孩子们走进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认识民族英雄,学习革命历史,树牢爱国主义意识,有力拓展了教育覆盖面。
文明祭扫 悼念先烈
4月4日,在沙县区湖源乡,湖源中心学校的师生们手持花束花圈,庄严肃穆、队列井然的行进在青山之间,重走红军长征路线3公里,为烈士陵园擦拭一遍墓碑,敬献鲜花,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

沙县区湖源中心学校师生重走长征路
近年来,三明市结合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深入挖掘辖区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将宁化长征学院、陈塘红军第四医院旧址、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各地红色遗址、红色路线打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目前全市已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点7068个。常态化下沉宣讲力量开展现场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引导市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感悟党的光辉历程。
“我们要传承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中国开辟一条走向世界的道路,从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在宁化县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孩子们重温入队誓词后,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老兵代表伊世铮向宁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学生们上了一场感人的现场课,回顾当年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鼓励学生们发愤图强。
“我们一定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奋勇向前,好好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不负光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的强大和社会的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四(2)班的徐静怡在听完红色故事后深有感触。
学思践悟 以知促行
“同学们,1948年5月25日,在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在三明市第十二中学,教师吴凌青正结合清明主题,为教室里的学生介绍清明节由来、习俗等传统知识以及革命先烈感人事迹。
为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三明市积极开展主题德育课程,通过举办读书会、艺术节、体育日、科技日等活动,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坚定理想信念,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宁化县城南小学开展“清明·网上祭英烈”主题班会课,学生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在屏幕前庄严有序地为革命先烈们默哀、并向英烈致敬,用网络寄语表达自己对革命先烈最真诚的敬意和思念,用献花的形式追思革命英烈。

宁化县城南小学学生开展网上祭扫
一些人,虽已离去,却永远被铭记;一些物,记录历史,也昭示未来。三明以“百园千校”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为抓手,让学生从党的伟大革命精神中汲取力量,继承和弘扬光荣革命传统,摆正人生坐标,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奋力推进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培育优秀的时代新人。
来源:三明市委文明办(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