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不畏艰险的队伍,哪里有灾害哪里就有他们救援的身影;这是一支随时待命的队伍,有人溺水、失踪、迷路、发生意外,一个电话,他们就利用专业的技术和设备开展搜救;这是一支执着公益的志愿者队伍,他们的救援不收分文,制式队服、防护装备及设备工具都自行购买……
这支队伍就是建宁县蓝天救援队,一支由退伍军人、企业职工、机关工作人员、个体户等各行业人士组成的公益救援队。
汇聚草根力量
“兄弟们,加把劲儿,坚持就是胜利!”11月20日下午,蓝天救援队的十几名队员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时长两个小时的户外体能训练。
建宁县蓝天救援队于2020年3月成立,是一支由志愿者自发组成的社会公益救援力量,目前有正式队员29人,志愿者36人,涵盖山野救援、水域救援、应急救护和防减灾培训等。
队员陈丽珠从事公益活动已有12年。她提起建宁县蓝天救援队刚成立时的情景感触颇深:“蓝天救援队从无到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我们参加救援,队里没有车、没有船,连打捞工具都没有。那时候,队员们自筹资金,加上一些爱心人士资助,我们才逐步采购了一些专业设备。”
他们因同一颗公益心汇聚在一起。老队长廖永华自费订购第一批短袖队服,陈丽珠为队伍采购一台心肺复苏电子人体模型,严万兴出资购买第一台冲锋舟……队员们纷纷尽己所能,为队伍发展贡献力量,队伍由最初的10人壮大为65人,装备也逐渐丰富。
“年纪最小的刚满30岁,年龄大的50多岁了。我们的初衷真的很单纯,就是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队员谢强笑着说,“大家心里都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危难关头共担当
今年7月9日搜救溺水男孩的场景,队员方万春记忆深刻。那天下午5时,正准备下班的方万春,看到微信群里发布的紧急搜救信息,称当地有一名男孩游泳时不慎溺亡,请求协助搜寻遇难者。很快,方万春与群内的20多名志愿者集结起来,大家换上队服,带上必要的水上搜救设备后即刻动身。
看到队员们如此辛苦,附近的群众议论:“他们这么辛苦搜救,不知道要收多少钱?”事实是蓝天救援队的每一次逆行,都义无反顾,每一场救援,他们分文不取。
队员胡宏是一名水稻制种业经纪人,机缘巧合,他加入了蓝天救援队。今年10月,胡宏看到了微信群里发布的寻人启事,一位70岁老人已走失三天,希望帮忙寻找。此时,在溪口镇枫元村制种基地,细心的胡宏发现一位与寻人启事上外貌特征十分相似的老人,上前仔细询问后,随即联系了公安部门。
分管队伍后勤的周玲是一名厨师,今年1月加入蓝天救援队。问及为何加入?她告诉记者,妹妹周莉也是救援队的一员,偶然得知蓝天救援队是公益性质的,所以就加入进来,希望利用空余时间出点力。
周玲刚开始做公益救援时,家里人并不支持。但在得知蓝天救援队的故事后,家人慢慢懂得了生命救援的意义。
“现在,全家都很支持我做公益,我也会一直做下去。”周玲说。
队员陈丽珠几乎把所有空闲的时间都拿来做公益活动,这是她目前生活里最大的乐事,当然也少不了家人的支持与理解。陈丽珠说,丈夫一直默默支持她的公益事业,每次她外出奔波做公益时,丈夫都会料理好家事,是她最坚强的后盾。
如今,蓝天救援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在这来之不易的荣誉与信任背后,只有他们自己明白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有些是陪伴家人的时间,有些是做生意赚钱的机会……队长连文平说:“我们希望永远不要接到求救电话,但只要电话响起,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现场。”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